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后,各大学纷纷请他去做学术报告,爱因斯坦整天奔波于各个大学之间,十分疲劳。
' ]5 m) w; z; F1 [0 t
$ z- O) O0 `' K; l# Q: R" O4 e有一次,爱因斯坦的司机说:
# b+ ]7 A# M% r* n) c8 a) h. F N7 Q+ P7 f4 ^+ ?
“教授,你太累了,下次让我代你去做吧!我听了那么多次你的演讲,你讲的那些东西我都能背出来。”
- J: g) E# {: I9 `& B3 n
8 L7 ^! c& G' o8 N$ Q+ g6 p爱因斯坦欣然同意:“好极了!下次就让你去,你扮作我,我扮作你的司机,坐在台下休息。”
, X5 i. u" |, T% S# J) x
3 \+ v4 C0 A$ W- t
果然,司机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爱因斯坦暗暗佩服司机的
记忆能力。
& p+ F x' f, s
$ a# W6 w4 _5 b Y报告终于结束了。这时,一位教授向台上的“爱因斯坦”提出一个复杂的问题。“爱因斯坦”顿时傻了眼,但是,他灵机一动,对这位教授说:
2 K; o* o4 q: e1 w! h
2 p# x' j! q* x- h' k0 b2 t“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的司机就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 a# F& ? B8 S6 W N9 j! [9 i) W% @% v
他把坐在台下的真爱因斯坦叫上台来,代他回答了问题。真爱因斯坦从容地回答了这位教授的问题。这时候,学生们都惊叹地说:
9 W o9 y6 ^" {% ^1 p! W
5 y1 Z( Y3 M/ \# m D. b' e0 h
“想不到爱因斯坦博士的司机也如此有学问啊!”
3 ^4 {) L3 h N0 {/ n3 W
( G8 I+ w- J8 u重复是学习之母。不重复,记住的知识就会在遗忘率的支配下慢慢遗忘。
4 l. f" N" U# d$ X h. p' p# q3 u" v# @, z" {
明末清初有个思想家叫顾炎武,他有很强的
记忆力,不仅能够背诵十三经,而且在天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各方面都有很强的造诣,知识十分渊博。
, k1 A, _! H. a/ ^" }0 T5 x6 V8 R0 E2 G8 k6 U" C
其中,十三经是13总古书,一共有14700多字,记这么多内容,顾炎武是怎么做到的呢?顾炎武的法宝就是重复。
. W0 `9 Z4 R) x; b! p3 F: J* u. n; K8 _& |/ n
据《先生读书诀》这本书上记载:“亭林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三个月温理,余月用以知新。”这里的亭林就是顾炎武,说的就是顾炎武十三经都能背诵,但他每年都会花三个月时间来复习读过的书,其余的时间才是用来学习新的内容。可见,顾炎武之所以记忆很牢固,就是因为重复记忆。
# S3 B9 Q* L" g
2 y" c+ @2 C$ f在学习中,总有一些材料和内容是无意义、无联系的,例如数理化公式,对于这些材料就可采用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强迫自己去记住那些不易记住但是又必须记住的材料。
" p0 H5 T1 O1 q, {
% P6 v, k4 n+ K" t重复记忆的最大特点就是反复记忆,舍得下功夫。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0多岁时,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多位数值。当人们问到他的记忆秘诀,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其实,重复不仅有巩固记忆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多知识很枯燥,在刚学的时候总是掌握不住内在的联系,但是,每重复一次就可以把前后的内容串联起来,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 }& N: h2 l' y
, N; M+ K5 `/ u/ z$ k# \
重复记忆法需要一些技巧:
7 `5 u: d) l9 b7 e5 ]( q2 \! ~" K J1 x. o3 |, e" l5 w
1、要及时复习。
8 p& @) E/ o; |7 N: Z% v" O! U5 u, e
! ~# W# l. [1 g5 [, x; @心理学家认为,第一次复习要及时,当天学习的内容要当天复习,第二次复习也不要间隔太长时间。两次复习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30分钟,但应小于16小时。因为30分钟内就开始复习,会对大脑巩固原有的记忆内容的生理过程形成干扰,反而无利于记忆效果;16小时以后再复习,则所记内容已经被遗忘得太多了,等于浪费了前面的精力。再往后,复习的间隔时间就可以长一些,每次复习用的时间也可以少一些。
: t: q* T6 L* F/ t. d3 z* V" s0 `2 n6 F
2、闭上眼睛回忆。
. m! N0 ~, d5 H) ~0 [7 k. X% [
为了加深记忆,在读完一课或一本书以后,可以闭上眼睛,把一个个场景、数字或
单词像放电影一样再现出来,以此来强化记忆。因为闭上眼睛可以断绝外界的种种视觉刺激,使思维高度集中。
+ R" `; d1 {/ h8 ?& f9 B2 b% K1 J
8 y; P4 P; t" j% W; s3、要多次重复。
7 U/ U! e5 v9 ^7 W/ l" f
" e$ w6 S4 t/ l: }“学而时习之”,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坚持下来的人却不多。许多人往往温习过一、两次,考完之后就不再过问。这样,时间一长,记忆的东西又忘得一干二净。
; D7 P& x- Q7 \4 `) J4 N
- q) p' r4 |, v6 L8 q. f一般来说,多次重复最好这样进行:
4 b% ?, ]4 {5 Y$ t* r
, y5 d9 G8 X$ Y- o) q+ E6 D- k第一次复习,在学习知识后立即整理笔记,记住其要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这是保持记忆的最好方法。第二次复习,重新看一遍笔记,然后将要点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查阅相关的资料。第三次复习,一周后进行,并将新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以后每隔一两周再重复一遍,这样,记忆效果必然很好。
) n" M5 N/ l, {* @" i
' c" d% X) d' h
4、注意变化着重复。
* H* ^( N/ m7 F- x% I, V$ K7 S
6 n( E& A3 I. F, W- e, j多次复习往往容易使大脑疲劳,同样的东西在眼前多次出现,很难保持我们的注意。《天方夜谭》的译者理查?波顿爵士能流利地说27种语言,但他承认,他每次练习或研究某种语言绝不会超过15分钟,“因为,一超过15分钟,头脑就失去了对它的新鲜感。”
t$ i( F1 ~9 ~+ {7 X( X2 i/ M
* L' {/ w+ |. d7 {% c5 B" _0 \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将学习对象变化一下,复习一章数学,可以再次背诵一下公式定律,看一看例题;也可以做些题目;也可以讲给别人听;还可以将这章的内容制成表格或画成图画。
5 E* }1 q# y; N7 A6 V0 _- g! p+ ?0 N
其二,我们还可以变换一下复习的方式,如要复习一篇课文,可以朗读、背诵;可以抄写、默写;可以听录音带、看影碟光盘;还可以做老师,将课文的要点讲给同学听。
9 ?: }: y: u8 R+ t# P# n4 _* f5 n
8 S9 C% k- J$ x# }. P. g
其三,我们还可以变换一下复习的内容。假设你要学英语:晚上学一课,第二天早晨复习一遍,接着第二天晚上在学新课文之前或之后再复习一遍。如果你除了学英语,同时还要学会计、代数、法律和地理,那就把你的学习时间分得短一点,例如半小时,以便换学和在学了第一遍之后能够尽早地复习。
- v6 N& e' r; I% d5 G+ ~
7 h0 D: w2 Y0 N8 R3 [$ v8 I
【练一练】
1 t1 V4 M$ x/ y
# V1 \( F8 y0 M! v8 y% u2 ?选择一门自己最讨厌的课程,根据上面的方法进行重复记忆。一定要认真进行,一个月后,请你再回想一下上月所学的内容,看是否出现了你意想不到的奇迹。
( D: l( U- m i S1 J D
6 g7 d- Z0 P/ G0 v: I. c5 E& \2 n
【小秘诀】
1 |6 j; j4 v# F: |% M# \1 L
9 C$ p1 \" A5 I$ i$ T重复记忆不等于死记硬背哦,你必须注意遵循生理和心理的规律,科学用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记忆潜能哦!
0 }, E. {5 L0 {/ L( N9 M7 E
0 ~) r+ k; w1 \2 T$ O4 i【名人名言】
\' V M9 @0 v6 |- J0 \- n7 |- q
& e* c) @: F' d0 r5 g7 [. l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记忆以后再重新去记。――乌申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