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2009年获封“中国记忆大师”
武汉大学记忆协会元老级会员、记忆讲师
在2010年第19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上,胡小玲在“马拉松数字”项目遗憾地以2个数字之差无缘“世界记忆大师”
胡小玲的特点是,参加过很多次比赛,比赛项目成绩和排名都比较靠前,总分排名也很高。但每次“马拉松数字”项目总是发挥严重失误,总是与“世界记忆大师”失之交臂
“但我有相信,有梦想就有奇迹,有挑战人生才精彩。”她会因为这些挫折而变得更成熟更坚强。
终于在2011年第20届世界脑力锦标赛上圆了“世界记忆大师梦”!
胡小玲,女,出生于来湖北恩施的一个小山村。
200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爱好看书,喜欢帮助他人,也很喜欢任贤齐和鸣人,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感动。
有他们的影子在,我也开始了一段比较漫长记忆比赛之路。
2007年加入袁文魁等人创办的武汉大学记忆协会,因为当时觉得自己的
记忆力不好,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吧!在加入记忆协会以后,我认真学习,每次的任务都按时完成,听课从不落下。我的老师袁文魁在提起协会会史时常会说:“我有一次讲课下面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胡小玲。”所以记忆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当年参加与江汉大学一起举办的数字记忆比赛获得第一,虽然是一次很简单的经历,但那一次,是我世界赛梦的开始。
一直都记得老师袁文魁给我的鼓励:两个大大的拇指。
这次经历让平时自卑而且害怕挑战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还可以有勇气站在赛场上,那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2008年春节回到学校,听老师说如果去广州训练,通过了中国区的选拔,可以有机会去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后面称世界赛),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世界记忆大师”梦,六次南下广州,终于有机会可以站在世界的赛场上实现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2008年7月,我跟随我的良师益友袁文魁第一次到广州进行闭关式的训练,用袁文魁的话讲就是陪练。在那里每天都吃盒饭,吃到后面我每顿饭吃到一半就想吐,但是还是心理暗示自己饭好吃好吃很好吃,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保持体力训练。而且晚上睡觉会有蚂蚁的陪伴,早上的早餐蚂蚁们也不介意和你共享。
但老师的那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让我有勇气去克服这一切的一切。当时虽然说自己是真的想要参加世界赛,但是自卑的我却总是以为自己没那个能力,总觉得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比我厉害。所以在那次选拔赛上没有像我的老师那样顺利晋级世界赛。那个时候虽然失落但是没对自己说放弃,相反我很羡慕老师成功时的喜悦之情。
现在回头看看当时的自己,其实我并没有那么差,如果当时我的心态很过硬,也许参加世界赛的时间就不会从2008年等到2010年了,所以这一次我以失败告终。
2009年5月第二次去广州为了我的目标而学习,那一次配钥匙的经历(我住的宿舍要配钥匙,借了一把钥匙去配好后,我欣喜的以为再也不用爬窗户进宿舍了,但钥匙却只能插进去一半,于是重新去找老板把钥匙再修改下,但是每次都是失败告终。就这样我不停的去找老板修改,午饭的一半时间和下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配钥匙,跑了七八趟钥匙店。每一次钥匙插进门的时候我的希望都是百分百,但是结果却是一样的——白费力气,门还是打不开。
就在我抱着放弃的心情找到老板,“老板啊,这个钥匙还是打不开门,我都要放弃了。”“我都没有放弃,你不能放弃。”因为这句话我热泪盈眶,因为这句话我又一次不放弃。当拿着没有放弃的钥匙,再一次打开那扇门,结果是—-门还是打不开。“算了,我也不去找老板了,估计她也赔本了,人家老板也不容易”就这样告诉我自己。或许是抱着随后一丝绝望的希望,下班回到宿舍,掏出那把并不能打开门的钥匙,插进锁孔里。天啦,门却开了!!!不知道是哪里来的高兴劲,手不由自主的来回开了好多遍都舍不得将钥匙拔出来!最后还不罢休,跑到钥匙店的老板开心的说:老板这次我不是来换钥匙的,是来告诉你我的钥匙能打开门了。那一刻我和老板都乐开了嘴),我告诉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后带给自己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那个时候离十月一号的中国区选拔赛还有一段时间,所以回到武汉以后搬出即将毕业的宿舍。在上班的公司请了假,和我的好朋友贾佳和章华一起专门准备中国区的选拔赛,早出晚归的我们在学校的自习室训练。当然武汉的高温天气也着实让人窒息,尤其是我们住在顶楼,不管回来多晚,室内温度始终是40度左右,所以热水器经常是没烧就到了你要的温度。记得热得受不了的时候就在楼顶度过,实在受不了就去网吧睡觉。那个时候由于租房的原因我们一共搬过三次家,虽然很累,但心是充实的,梦想也不再遥远。
2009年十月第三次南下广州参加世界赛在中国区的选拔赛,获得“中国记忆大师”的称号,终于有机会可以参加世界赛。当主持人宣布我获得“中国记忆大师”这一称号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真的很棒。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认可,原来小小的成功真的是很快乐。那是我更加坚信:有梦的人不会彷徨,梦想也让人变得更加快乐、伟大和坚强。遗憾的是当时的世界赛在英国伦敦举办,参赛这个比赛需要大概两万块的参赛经费,得知2010年的世界赛将在中国的广州举办,再三考虑,只能让这次机会从手中溜走,再等一年吧!
2010年当我辞去工作准备比赛的时候,选拔赛和世界赛的一次次推迟让我彻底崩溃。开始彷徨到底坚持有什么意义,放弃了又能怎么样。但那个想上世界赛场的自己还是在不断挣扎,回想起自己不放弃的经历,决定又一次重新出发。因为从小在山村长大的我,只知道梦想,但是从来没思考过梦想其中的含义和背后的努力以及得到梦想的喜悦,想拼命抓住这个属于我的第一个真正的梦。只有这件事情成功之后,我就有信心和勇气去完成我更大的梦想。只有得到世界的认可,我才有资格去帮助更多的人。于是我搬到一个比较偏僻而且很简陋的民租房里住下,又开始了一段新的训练旅程。在这期间我结识了胡庆文、吴思远、张红星、杨冠新等人,当起了他们的小老师。他们也来到我的身边开始训练准备中国区的选拔赛。那个时候也是酷暑,外面的太阳让我们坐在室内训练都汗流浃背。做饭的时候汗珠也是往下滚。我周末会坐公交出去挣钱,用来交房租和平时的生活开销。
有时候会感觉很辛苦,但是有梦想真的很奇怪,我们坚强地咀嚼这些属于我们的心酸故事。我们会不定期的安排测试,每次看到大家的成绩进步我就很开心,比我自己成绩进步的那种滋味还要甜。看着我记录本上学生的成绩不断的刷新,我就会惊叹:一个月之前的我们其实与现在的我们有截然的不同。就这样我们又一次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暑期。
2010年9月29号我第四次出发去广州,又重温09年中国区选拔赛的感觉。这次我们华中区取得很棒的成绩,我的总成绩在成人组第六,也顺利获得参加在中国广州举办的世界赛的资格。和我有共同目标的华中区的选手们也一起搬到这个简陋的民租房里面和我一起奋斗,这里被我们大家亲切地称为“训练村”。训练村的条件虽然很艰苦,设施也很简陋,也因为比赛的接近让我开始焦虑了,因为偶尔的混乱让我陷入了慌乱之中。刚开始的一切为比赛准备的计划都被很多的东西冲到了脑后,有中国赛排在我后面那个少我7分的人,不仅到处搜我的信息,还不停地向我挑衅;有拿我当目标的人;有我前面的很多优秀的“脑涨”们;他们有野心,他们有目标,他们敢说也敢做!
所以我开始焦虑了、盲从了、徘徊了。最后终于向老师说:我压力很大,没有找到自己的训练模式,也没时间让我去找了。
很感谢老师袁文魁最终点醒了我——赛场上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所以我重新调整,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淡定了很多。不管前面的人跑得有多远,不管后面的人追得有多紧。我只坚持自己的目标,然后坚定地走下去。赛场上没有别人,只有我自己;训练时没有别人,也只有我自己。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

ife is tough, but you can be tougher.当觉得苦的时候就对自己说这句话,这样就有勇气站起面对眼前的很多困难。
2010年十一月三十号我即将第五次出发——和华中区的伙伴们去广州参加世界赛,希望我们华中区的选手们能多拿第一,我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世界记忆大师”和世界前十。无数次想过自己达到目标的那一刻的情景:或许是喜极而泣;或许是与同伴欢呼;或许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我很幸福,然后哽噎得说不出话来;还或许是一个人沉默,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漫漫三年路,然后对自己说:你真的好棒!好棒!
后记:
2010年,胡小玲因2个数字之差,无缘“世界记忆大师”,泪如雨下。
2011年,她毅然决然第六次踏上了前往广州的道路,参加第20届世界脑力锦标赛。然而这次,“命运之神”终究没有让这位屡败屡战、坚强不屈的“追梦人”失望。这一位世锦赛“常青树”、武汉大学记忆协会的骨灰级会员终于在这个赛场上圆了自己长达4年的“世界记忆大师梦”。
小玲加油!我们为你欢呼,为你自豪!
胡小玲送给自己也送给所有人的话:
Never give up
Never lose hope
Always have faith
It allows you to cope
Trying time will pass
As they always do
Just have pat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