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智慧:因果定律、吸引定律、放松定律、当下定律、80/20定律、应得定律、间接定律

[复制链接]
321 1
admin 发表于 2016-2-5 16: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果定律、吸引定律、深信定律、放松定律、当下定律、80/20定律、应得定律、间接定律、布施定律和不图报原则、爱自己原则、宽恕原则以及负责原则,是众生从迷返悟、离苦得乐的醒世良文。期盼有缘者得读此文,并思之、行之,从此趋吉避凶,幸福安乐!/ A7 U* _. P/ I8 Z, j, }; g& w
; e! a1 I- i6 h* k" \4 b: u* o
一、因果定律
4 g3 s) S/ U* W# q
; [+ V5 o& S* p& G$ K& I7 G* u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是宇宙的最根本定律。人的命运当然也遵循这个定律。认同因果定律的不仅是佛教,还有基督教和印度教等等。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大科学家牛顿等人,也认为这是宇宙最根本定律。人的思想、语言和行为,都是“因”,都会产生相应的“果”。如果“因”是好的,那么“果”也是好的;如果“因”是坏的,那么“果”也是坏的。人只要有思想,就必然会不断“种因”,种“善因”还是“恶因”由人自己决定。所以欲修造命运者,必须先注意和明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起心动念)会引发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由这些语言和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 E9 _5 y8 c$ a

6 t+ s5 ~/ I7 l$ g3 j7 }* U6 T. N二、吸引定律9 E# R. T3 p# L1 u( w; y7 W2 o

* ?' h' @3 e& L$ |! b9 T9 b9 ]7 H( z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人生道路充满陷阱,出门怕摔倒,坐车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当,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现实,稍有不慎,就真的会惹祸。又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这个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讲义气的血性之人,那这个人就总会碰到跟他肝胆相照的朋友。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人都是选择性地看世界,人只看得见和留意自己相信的事物,对于自己不相信的事物就不会留意,甚至视而不见。所以人所处的现实是人的心念吸引而来的,人也被与自己心念一致的现实吸引过去。这种相互吸引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人难以察觉的,下意识的方式进行着。一个人的心念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消极的或者丑恶的;一个人的心念是积极的善良的,那他所处的环境也是积极的或者善良的。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专注于有利自己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这个人就会把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积极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会把这个人吸引过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运修造的基本思路。
3 k) S& L* d3 g8 F! }0 Q3 F% Y# r: G; H4 W* {% ^. u' q

. K& _& E& I% d3 |8 {' T6 j1 h. }' b( l5 O% K
三、深信定律
6 g- z! o( j% l1 \; d
7 P% u2 [* N: X. \" Q" v; [$ s* \) @人如果真正深信某件事会发生,则不管这件事是善是恶、是好是坏,这件事就一定能会发生在这个人身上。比如一个人深信积极的事物一定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积极的事物就一定会发生。又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命不久矣,那这个人很快就会死去。所以用好的信念,取代不好的信念,是命运修造的原则。由此看来,有好的信念是一种福报,想给自己种福,必须建立好的信念。( D0 ]% W3 X  a) G* T; b3 H
; I# e' a0 }! }# C" E8 h
四、放松定律( I8 |& K" n. Z- {# y1 u
$ \1 w0 W9 `+ p6 u  y$ L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什么心态是最佳心态呢?答案是越清明无念越好!把目标瞄准在你想要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理想人际关系和理想生活等等东西上,然后放松心态、精进努力,做你该做的,不要老惦记着这些东西什么时候到来,则这些东西的到来有时候能快到令你吃惊;相反,如果你对结果越焦躁,你就越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甚至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举个例子:大热天晚上停电,你躺在床上大汗淋漓,睡不着觉备受煎熬,老在想着这该死的电什么时候才来,电总是在你着急的时候偏偏不来,但当你最后受够了,人清静安定自然凉快了,快沉沉睡去的时候,电就来了,倏忽间你的房里灯火通明,电风扇转起来了。这不是巧合不是迷信,这是定律,这是放松定律。《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要了凡先生念准提咒要达到无念无想的地步,就是这个道理。值得注意的还有: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里一个念头也没有,而是有念头但不驻留,“无所住而生其心”。* w- R6 o  H2 z9 t5 A& s& m

" z- r- t) U" z% E, l五、当下定律
8 |4 p/ N* F0 X
+ b8 X: d" X' r5 P) V2 s人不能控制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时此刻的心念、语言和行为。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所以修造命运的专注点、着手处只能是“当下”,舍此别无他途。根据吸引定律,如果人总是悼念过去,就会被内疚和后悔牢牢套在想改变的旧现实中无法解脱;如果人总是担心将来,人的担心就会把人不想发生的情况吸引进现实中来。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管命运好也罢坏也罢,只管积极专注于调整好做好目下当前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则命运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好处发展。3 `7 M4 t. I+ N+ O  i4 q
' F, p$ ~4 U" m+ ?% _- |
1 Z; A1 O, [& v- \+ K4 g
1 o2 X) i" k" K: ]
六、 80/20定律' Z/ [' T, A$ ], U7 Q! I' w% F
7 n- i1 o4 v" S
人在达成目标前80%的时间和努力,只能获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后20%的时间和努力获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由于久久不能见到明显的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弃。须知命运修造是长久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预期前80%的努力会有很大收获,只要不放弃,最后20%的努力就会有长足及本质的进步(量变才能到达质变,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的,因为能坚持的人总是少数的)。
9 i* e, L( s: {
/ [  I  \3 @% B5 G4 j" A七、应得定律' G1 M# n1 N$ U$ ~) Z
4 m0 j. z; g* B( r
人得到应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命运修造者,必须要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提高则人应得的不管质和量都会提高。
/ ?1 w# _  F, ~' L$ K: j0 |
" {$ `( c8 b: I& D& w8 G( m2 s, ]' H八、间接定律
- Y" r8 I' m5 N8 j1 G: G6 E; b- ^3 z* A. y
要提高自我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必须通过提高他人价值间接实现。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须通过首先提高别人的自尊间接实现。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过成就别人间接达成。又例如:有些公司创立的目的只是赤裸裸地追求最大利润,这些公司往往昙花一现,一两年内就消失;而那些致力于为客户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质产品的公司往往长盛不衰,越做越大。这就是间接定律在起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间接定律中提高自我价值和提高他人价值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即当你在提高别人价值的时候,你的自我价值马上就提高。
: Q  j( s! @' C: ?- m; v" C( [) }, D9 r
8 ]4 o' Y  z# [3 Q  B: t7 n
, o7 ~2 t. W3 U7 N9 Y6 B
九、布施定律. _* ^9 e4 ^3 \2 ~
9 m, z9 [9 J1 o, D5 H" f( I- ]2 k
布施就是“给出去”的意思。这个定律是说,你布施出去的任何东西,终将成倍地回报到你身上。例如:你布施金钱或物质,你将会成倍地获得金钱或物质回报;你布施欢喜心,让他人衷心愉悦,你将会成倍地得到他人回报给你的欢喜;你布施安定,让他人心安,你将会成倍地得到安乐。相反,如果你施加于别人的是不安、憎恨、怒气、忧愁,你将成倍地得到这些报应。
; S% l( c7 N( n5 d9 ?: }5 Q1 A$ a- O' p( d+ s
十、不图报原则
: y: U' y1 ]) I- |) t6 B
) m/ e, w3 L' H2 e) E这是布施定律的补充。这个原则是说:你布施的时候永远不要企望获得回报,你越不望回报,你的回报越大。 " F4 W$ ~# ]4 \4 m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例如类似的情况不知你有没有碰到过:一天你开车赶着去会见重要客户,路上看到一对年老夫妇的汽车爆胎了。你因为赶时间不想管,但又觉得必须管,于是你停下车帮他们换轮胎。你把轮胎换好了,老人家想付你一笔钱表示感谢,你婉拒了老人家并且祝他们好运然后你继续上路。当你赶到约会地点,却发现客户比你来得还晚,而且客户很爽快地就和你签了协议。你会不会觉得很走运呢?但这不是运气,而是定律。所以请记住:施比受更有福,施本身就是很大的福,而无需从受者处获得回报。给大象(施)称重量,大家说如果再给大象加一条丝巾(回报),大象的重量会增加多少呢?3 }# _" t$ F4 p9 s
  L4 g' Y7 ^" N
十一、爱自己原则0 `: Y5 P& T) k) j$ E: ]$ W7 P/ Z

3 h" z- w' F& _/ W$ I一切利他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开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真心喜爱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爱别人,才能爱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欢喜、安定和无畏,才可能有广阔的胸襟。你如果不喜欢不满意自己,那么你是无法真正喜欢别人的。这点非常重要。有些人把爱自己等同于自私自利,这是误解。如果仔细体会,就会发现你如果对自己不喜欢、不满意,就会很容易生出嫉妒心和怨恨心。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爱众生的同时为何把自己排除在外?所以请先好好认识自己,先跟自己做好朋友,再谈爱其他众生。
% M, I! R9 O9 x, d- j7 e  ^9 {0 W2 Y
, x; [4 s/ b1 r% ~% G
9 Q% |4 P) s/ [- X/ J
十二、宽恕原则
$ h% f9 F" f$ |/ |, R# q, ]
6 l, W2 j) B) I2 }1 g" V* K/ L% \如果把消极思想比作一棵树,那么其树根就是“嗔心”,把这个树根砍掉,则这棵树就活不长。要砍掉这个树根,必须懂得如何宽恕。第一个需要宽恕和原谅的对象是父母,不管你的父母对你做过或正在做什么不好的事,都必须完全、彻底地原谅他们;第二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所有以任何方式伤害过或正在伤害你的人,记住你无需与他们勾肩搭背嘻皮笑脸,你无需与他们成为好朋友,你只要简单地、完全地宽恕他们,就可以砍掉消极之树的树根;第三个需要宽恕的对象,是你自己!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请先真诚地忏悔并保证不再犯,然后——请宽恕自己。内疚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不会让你有所作为,相反会阻碍你成为面貌焕然一新的人。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 s# Q& l& z& I  `
1 A& u; e: r0 [& P8 {' R& t) N7 F: ^4 G十三、负责原则9 }* U4 f, ]' x: |" @- p) J

6 J: v+ M( D& x: z, _! E* g# v人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当人对自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人就会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人如果依赖心重,就会往后看,盯着过去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长吁短叹。事实上,对你负责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 h7 c" x  D5 p; |
作者:赵朴初
8 x% B, y" b7 n3 [5 X/ v0 _) V0 F中国政协第九届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还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在本文中,赵老从佛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伦理方面,用因果定律、吸引定律、深信定律、放松定律、当下定律、80/20定律、应得定律、间接定律、布施定律和不图报原则、爱自己原则、宽恕原则以及负责原则,给人民大众深入透彻地讲解了人生实践的方法和结果。

image.jpeg (28.88 KB, 下载次数: 2)

image.jpeg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过目不忘单词通(淘宝)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Joyhogy 发表于 2016-5-18 19:23 | 只看该作者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86

帖子4643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4008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