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江青能活跃于中央政治舞台核心与何事件有关?

[复制链接]
144 0
潇湘公子 发表于 2018-3-12 22:2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1967年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当天,样板戏在北京各剧场同时上演。毛泽东先后多次率政治局成员出席观看,以此给予强劲的政治支持。江青进入中央文革小组并由此活跃于中央政治舞台核心,均与此有关。


江青 资料图
本文摘自:《辽沈晚报》2009年12月25日第A06版,作者:袁起、邹国良,原题:60年语录
当年的样板戏《沙家浜》一剧的主要作者汪曾祺的回忆(见于《汪曾祺人生漫笔》),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8部文艺作品确定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样板戏”创作的理论基础是“三突出”。
“三突出”,是在所有的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三突出”是于会泳的创造,见于《智取威虎山》的总结。把人物划分三个阶梯,为全世界文艺理论中所未见,江青都觉得这个模式实在有些勉强:“我没有说过‘三突出’,我只说过‘一突出’。”江青所说的“一突出”即突出主要英雄,即她不断强调的“一号人物”。
有学者指出,“三突出”塑造的“高大全”式英雄,蕴涵着文革的精神基因。后来,王蒙在一篇文章里调侃说:“样板戏的人物好像都跟天干上了,‘冲云天’,‘冲霄汉’。”
江青曾组织、参与、经手过这些作品的改编、排练等后期加工的部分工作,并提出了一个“三结合”创作法:领导、群众、作者相结合。领导出思想,群众出生活,作者出技巧。1967年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当天,样板戏在北京各剧场同时上演。毛泽东先后多次率政治局成员出席观看,以此给予强劲的政治支持。
江青进入中央文革小组并由此活跃于中央政治舞台核心,均与此有关。可以说,“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的先导,到1976年“四人帮”垮台结束,与文化大革命相始终,存在时间约为10年。由于汪曾祺较早地介入样板戏写作,使他免去了“文革”运动的过多冲击。
汪在西南联大的老同学杨毓珉依稀记得,“文革”中红卫兵冲到剧团,拿着皮带抽人,问到汪曾祺在干什么,汪如实说道:“我在写《沙家浜》。”闻听此言,红卫兵没敢下手打他。



相关阅读:最窝囊的“太上皇”:光绪生父王府里自己晒煤球
流入日本的中国十大稀世国宝
鲜为人知!斯大林屠杀中国人的历史揭秘!
北魏一起坑杀二千余名朝官的惨剧
最牛生意:南明宰相明码标价15万两白银卖皇位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1

粉丝5

帖子675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