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晚清议政:弹劾军机大臣对抗上谕

[复制链接]
92 0
abc 发表于 2018-3-12 22:2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清末资政院于1910年10月3日第一次举行会议时全体代表的合影

资政院是过渡性的立法机构

1910年9月,资政院召集议员,正式成立。原定钦选和民选议员(各省谘议局选出的议员)各100名,由于新疆谘议局尚未成立,缺少两名民选议员,钦选议员也减少两名。
清政府设立资政院,是考虑到“中国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也就是说,目的在于培养锻炼议员的能力,为成立两院制的正式国会奠定基础。正因为是一个过渡性的立法机构,所以它不像立宪国家的议会那样实行两院制,而是由钦选和民选议员混合组织。其立法权也不如立宪国家的议院大,无权制定和修改宪法,但宪法以外的其他议案是有权议决的,只是通过以后,还要经过君主“裁夺”。然而它却拥有议决国家财政预算、决算、税法和公债的职权,拥有宪法以外各种新定法典及其修改的职权,还有质问、弹劾行政部门和大臣的权力,核议督抚侵夺谘议局权限的权力等;从法理上说,它是国家的最高立法和监督机关。
资政院会议非有议员2/3以上到会,不得开议;议决以到会议员过半数所决为准;议员在资政院议事范围内的发言,不受院外诘责。除涉及军事或外交秘密,会议一般不禁止旁听,充分表现了它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审核预算一丝不苟
1910年10月3日,资政院召开第一届会议,议员特别是民选议员都极为珍惜“选民代表”的荣誉,严肃地履行职责。
资政院开会时,议员们对一切议案,不论是政府提出的,本院提出的,还是各省团体和民众陈请的,均按照立法程序,直言不讳地发表意见。议员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要求改变议事日程。总裁或副总裁只负责组织会议和维持会场秩序,完全听凭议员议决,只有当赞成与反对的票数相等时,总裁或副总裁的态度才起作用。
议员们讨论修改法律条文和奏稿,总是字斟句酌,力求做到准确无误。审核1911年国家预算,更是一丝不苟。政府交出的预算总额短亏五千多万两。议员们认为,人民生活非常困苦,自己既是民众的代表,就应减轻民众的负担,决不能拿着纳税人的钱供政府挥霍浪费。因此,审核时要尽可能地裁冗员,节糜费。不过,他们并不是随意缩减,而是对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事情该不该办、经费多少等等,认真推究核对。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在场的政府特派员解释,合理的接受,不合理的进行辩驳。例如,邮传部的预算仅京奉铁路杂费中的纸笔一项即达6万多两;议员认为,就是随便用,也用不了这么多,于是核减了5万多两。该路还有另一笔经费叫“免票费”,是专门供钦差、总督、巡抚、将军到外边调查用的,共有8万多两;议员认为,各国只有议员有免票费,现在我们议员也不愿用,何况是钦差等人?故通通裁去。经过多次详细审核,将国家原预算总额37635万两核减掉7790万两,使岁入总额略有盈余。
议员们通过的许多议案,对于整顿国家财政金融,发展教育和工商业,开发边疆,加强法治建设,摧毁专制禁网,扩大人民民主权利,减轻民众负担,都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奏请赦免包括革命党人在内的国事犯,尤能表明出以公心,没有囿于本派本人的私利。在他们看来,赦甲党,不赦乙党,“殊非代表全体人民之意”;何况革命党人“亦因政治腐败,立宪无期,铤而走险”。作为人民代表,理应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他们大部分都主张不分党派,一体特赦。
为了捍卫资政院的立法职权,议员们不畏皇权,不惟政府之命是听。在这方面,除了向政府各部门提出几十件质问书以外,主要表现为弹劾军机大臣,批评指责上谕。
1910年10月资政院奏请速开国会后,朝廷宣布将召开国会的期限缩短3年,改为宣统五年(1913年)。11月7日开会时,议员吴赐龄说:在立宪国家,议案表决之后,皇上裁可“不过是名义上之裁可”,没有不实行的道理。“今本院具奏案主张明年速开,而王大臣议定要宣统五年,则这议案效力全失,所谓资政院‘立议院基础’、‘养议院精神’者何在?”他指责朝廷违背以前的许诺,赢得场内一片掌声。议员于邦华又发言,抨击政府要员不速开国会“是为贪官污吏开搜括之门”。
11月8日,资政院上奏湖南发行公债事件,指出巡抚杨文鼎不交谘议局议决,显系侵夺谘议局权限,应令其将原案交谘议局议决,并量予处分。当日军机大臣副署的谕旨说:杨文鼎未交局议,系属疏漏;既经度支部议定,奉旨允准,着仍遵前旨办理。谕旨在会上宣布以后,民选议员指出: 谘议局章程属于国家法律,军机大臣这样副署谕旨,就是“以命令变更法律”。“立宪国精神全在法律,督抚违背法律而不予处分,则资政院可以不必设,谘议局亦可以不必办,宪亦可以不立!”“似此无法律可守,不如就请皇上解散资政院!”大家一致要求暂时停议,请军机大臣特别是首席军机大臣奕?到院答辩。军机大臣没人敢来,议员吵嚷不休,整个下午会场都处在紧张气愤的氛围之中。
不久,军机大臣答复了易宗夔的质问说帖,谓:军机大臣副署谕旨本于乾隆年间旧制,与外国的内阁副署用意不同。说帖所质问的军机大臣对于各部、各省行政是完全负责任还是不完全负责任的问题,无法答复。
弹劾军机大臣遭朝廷训斥
11月20日,资政院上奏:广西高等警察学堂限制外籍学生案,应照民政部章程不收外省学生办理;云南盐斤加价案,总督应交谘议局议决,未议决之前应停止施行。当日奉旨,前者交民政部察核具奏,后者交盐政大臣察核具奏。资政院上奏的是请旨裁夺事件,准与不准应当由皇帝直接裁决,而上谕竟委诸行政衙门察核,轻蔑资政院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11月22日会议开始,议员们就撇开议事日程表,纷纷发言,交相指斥军机大臣。易宗夔说:立法机关是独立的,不能将其议决的议案交行政衙门去察核。军机大臣副署的两道谕旨,是“侵资政院的权,违资政院的法”,应该弹劾。他的倡议得到热烈支持。许多民选议员指出:“可见军机大臣要把资政院推倒了”,“(军机大臣)不足以辅弼皇上”。“既不负责任,还要军机大臣做甚么用?”为了“保全资政院的资格”,“尊重法律”,“今天对于此事必须存一个不怕解散的决心”,一定要弹劾军机大臣。发言常为震耳的掌声所打断。
之后,政府特派员出来代表军机大臣进行解释。
吴赐龄又发言:“此次弹劾案如军机大臣自己见得不是,就应自己辞职;若以资政院为不是,就应奏请解散资政院,断无调和之理。”
黎尚雯紧接着说:“我们与军机大臣势不两立。”
发言至此,议员们通过了具奏弹劾军机大臣案。
25日,朝廷颁下一道谕旨,广西、云南两事均依院议,以显示前两道谕旨并非有意蹂躏资政院章程,希图资政院取消弹劾。
这道上谕在资政院会上宣读之后,议员的意见发生分歧。有的认为既已奉旨依议,弹劾奏稿应该取消。有的认为近年内政外交弄得这样坏,都是由于军机大臣不得其人;现在军机大臣既然不负责任,就不应当用他们主持国事,仍需弹劾。后来虽然改为恳请“明定枢臣责任并速设责任内阁”具奏案上奏,但仍尖锐地指出:军机大臣不负责任,受禄惟恐其后,受责惟恐其先,徒有参预国务之名,毫无辅弼行政之实。请迅即组织内阁,并于内阁成立之前明降谕旨,将军机大臣担负的责任宣示天下,使其无所诿卸。
同一天,军机大臣联袂奏请辞职。摄政王载沣颁发两道?谕(军机大臣回避,未副署),一是慰留军机大臣,二是不让资政院过问。后者写道:“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为朝廷大权。”“军机大臣负责任与不负责任暨设立内阁事宜,朝廷自有权衡,非该院总裁等所得擅预,所请著毋庸议。
议员们非但没有被?谕训斥所吓倒,反而产生更大的对立情绪,对朝廷也相当不恭了。
次日会议一开始,李素就发言说:“?谕的意思,似乎以本院为不知大体,擅行干预,我们何必自己取辱?”“解散倒觉痛快。”
易宗夔说:从前的谕旨是军机大臣署名,议员可以说话;这回是?谕,“我们就没有说话的地方了”。由此看来,以后议决的一切议案“一概都归无效了”。“不但资政院绝无用处,就是以后的国会都可以不要了,这个是非常之危险的。因为立宪国精神是议院与政府对待,现在弄成议院与君主对待(即处于相对地位之意)。这个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积极的专制,什么资政院,什么国会,什么立宪,都可不要;还有一个不得了的结果,这个人民没有别的法子,只好拿出他的暴动手段出来”,“所以我们要想个法子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上奏弹劾军机大臣”,如不准,就解散资政院。
吴赐龄说:“军机大臣平日将‘君主大权’四字附会欺哄皇上。遇事便抬出‘君主大权’,使旁人一句话也不能说,所以把这两道?谕看来,愈见军机大臣欺君误国之罪。”还是“作为弹劾案为是”。
邵羲说:“以君主对待国会就不是立宪的精神。”
汪龙光说:“军机大臣一经责难,对于上则以辞职为要挟,对于下则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一般议员谁敢与皇上相对?将来必至无事敢议,无口可开,势必由立宪复返于专制,宪政前途非常危险。”此次具奏要把立宪的要素解释清楚,朝廷如以为是,“则是真立宪”,“如以为非,则是假立宪,不惟资政院无可存立,便连国会也可无庸开设了”。
于邦华、罗杰、陈树楷皆赞成弹劾,郑际平则主张解散资政院。
末代状元刘春霖也发言说:认为资政院不能过问军机大臣不负责任之事,“是与预备立宪很不合的”。
钦选议员陈懋鼎闻听他指责了摄政王载沣,赶快插言,请其对?谕说话留意。
刘春霖慷慨激昂地接着说:“自古有直言敢谏之人,实在是国家之福。”“对于?谕不能持积极主义,就得持消极主义,既不能说旁的话,惟有全体辞职。”“此次再行具奏,将该大臣等据实弹劾,就请监国摄政王收回成命亦无不可,否则全体辞职亦无不可。”
辩论结束,多数通过了具奏明定军机大臣责任案。
议员们口口声声不敢与君主“对待”,实际上处处指责批评上谕,千方百计要其收回成命。在立宪与专制的根本原则问题上,他们的立场是毫不含糊的。
弹劾奏折被留中
各省谘议局得知?谕内容,纷请资政院再争,声明争之无效,愿与资政院同时解散,给以有力声援。
以后议员讨论奏稿,又产生严重分歧,结果原稿被否定,通过了请速设责任内阁的修正案。紧接着朝廷下令宪政编查馆赶紧编订内阁官制。溥伦觉得既让速定内阁官制,奏折似乎无必要再上,当晚把奏折追回,拿到12月26日的会议上征求意见。一派认为,军机大臣不负责任,弹劾的理由仍在。另一派认为,既命成立责任内阁,不必再进行弹劾。表决的结果取消了奏稿。
28日下午会议刚刚开始,李素就发言说:“我们资政院敷敷衍衍,反反复复,何面目以谢天下?本员今日有个倡议,前日之表决是取消奏稿,并非取消问题。我们此次须指实弹劾,不要再如前次之调停,方足以对天下。”邵羲、罗杰、黎尚雯、于邦华接连发言予以支持。总裁问大家要不要讨论,议员大呼无须讨论,于是上折弹劾,主要是说军机大臣溺职,难资辅弼。尽管奏折被留中(即皇帝将臣下的章奏留于宫中,不交议,也不批答),议员们的一片苦心并没有白费,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达到与民主立宪同等的程度
第二届会议在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的武昌起义之后十几天召开,许多民选议员未赴会。在开议后的一个月内,通过了一些议案。其后由于独立各省已居全国大半,议员大部离去,剩下的议员不足法定人数,只好改开谈话会。
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灭亡,第二届资政院会议通过的议案完全失去效力。不过,在会议期间,议员们打倒了违法违宪的皇族内阁;推翻了朝廷不准抗违的宪法钦定原则,取得资政院起草并议决宪法的神圣权利;废除了政府禁令,开放了党禁;排除了阻挠,争得了早日召开国会;他们起草的《十九信条》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资本主义宪法纲领,实行英国模式的议会政治、虚君共和,彻底废除了君主权力,一切权力皆归国会,在实质上达到了与民主立宪同等的程度。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立宪派所执著追求的政治目标。



相关阅读:西藏上空惊现中国龙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冬至饺子是怎么来的?
同治“打虎”后权力结构不稳固
被中央领导人关怀过的普通人今何在
揭密前苏联如何钻出世界最深的洞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1

帖子126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