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吝啬与大方——齐白石二三事

[复制链接]
60 0
麻脸秀才 发表于 2018-2-25 20:1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很多人不理解齐白石在门口和客厅里都贴着卖画刻印的润格,诟病于老人的吝啬。他们哪里知道齐白石的艺术道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若知道,也许就不会怪罪了。
  
  齐白石的小儿子齐良末回忆父亲时说:“经济上他很拮据。他也是考虑到今后,他有两家子人要养。家乡那些人都没办法了,也没有田地,什么都没有,常常有亲戚会到北京来看他,临走时再带走点钱,没办法。这两家的困难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膀上,他的压力是相当沉重的。”
  
  《白石老人自述》里有这样的话:“我不希望发什么财,得到一点润笔的钱,就拿回家去,奉养老亲,抚育妻子。只图糊住了一家老小的嘴,于愿已足。”
  
  从齐白石卖画的润格中,不仅可以见其吝啬,见其性情、心境,也可见得白石老人的耿直,见其冷涩的幽默。
  
  1920年,他写道:“卖画不论交情,君子有耻,请照润格出钱。庚申秋直白。”
  
  后来,此润格增补如下文字:“花卉加虫鸟,每一只加十圆。藤萝加蜜蜂,每只二十圆。减价者,亏人利己,余不乐见。庚申正月初十日。”
  
  1922年增补:“有为外人译言买画者,吾不酬谢。”
  
  1940年的一则,则有弦外之音:“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相。自注:吾年八十矣。尺纸六圆,每圆加二角。卖画不论交情,君子自重,请照润格出钱,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与外人翻译者,恕不酬谢,求诸君莫介绍,吾亦苦难报答也。”
  
  1941年的一则亦颇有意思:“凡藏白石之画多者,再来不画,或加价。送礼者,不答。介绍者,不酬谢。已出门之画,回头补虫,不应。已山门之画,回头加题,不应。不改画,不照相。凡照相者,多有假白石名在外国展卖假画。厂肆只顾主顾,为我减价定画,不应。九九翁坚白。”
  
  这里竟然要用到“坚白”二字!其实,这样的润格告白,内里也应该是辛酸以至于无奈的。齐白石身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1921年,他从北京到长沙,遇到老友索画,多年故交,老人欣然画了给他。第二年,齐白石再到长沙,这位朋友照样又拿着画纸来索画。齐白石无奈又画了,不过把画画好后,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去年相见因求画,今日相求又画鱼,致意故人李居士,题诗便是绝交书。”
  
  绝交书似过于严肃了。可是白拿人家用来养家糊口的画,也不合适吧。
  
  还有一件事,也能说明齐白石老人的性格。
  
  1932年,家里来了客人。是熟客。也就不是讳,可是客人走后,老人一幅心爱的《虾》却不是了。老人气不过,后来写了一幅《告白》贴在墙上:“去年将毕,失去五尺纸草虾一幅,得者我已明白了。壬申。白石老人。’即便是清楚谁拿去了,老人也不会去追索。不过是用这种方式泄一点儿埋怨;再见面时候,那人自然羞愧,不过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罢了。
  
  白石老人靠卖画为生,难免有应酬,也难免有无奈之作.齐良末说:“应酬之作是有,有些他不喜欢但人家非强买强卖这一类的,他不得己也画。比如说画一只虾10块钱,两只虾就是20块钱。人家说了,我没有那么多钱,只有15块钱,怎么办?他就这样了,那边画—只整虾,那上头再画一个虾脑袋,15块。这样的事常常有。所以有时候那一张纸四尺长,右下角底下就画俩小鸡。四尺长条一尺宽,左上角写着‘白石老人’四个字,中间全是空白。因为人,家不给钱,或给得少。这类画现在成了了不起的绝版画。我父亲跟人家说,您哪有这样做的明?你弄那么一张纸来逼着我这么弄,我给你画俩小鸡就完了,别的没有。我父亲是很执着的一个人。”
  
  白石老人一辈子不画没见过的东西,可址偶尔也有例外,毕竟南北两大家子人要生活
  
  一次一个买主非要齐白石画一条龙。齐白石没画过,可是一转念,有了办法。只见齐白石在纸上画了一只大花瓶,又在花瓶上画了一条龙。画完,齐白石笑了,买家也笑了,俩人痛快成交。
  
  毋庸置疑,生活的压力很深地影响了齐白石对于金钱的意识和行为。齐良末回忆道:
  
  “他有钱了不存银行,东西都放在身边,就在院子里头。就这么大的一木头疙瘩,平常谁也不注意,就扔在院子里,风吹雨淋日晒都没事儿。后来有收破烂的过来,我妈一看这东西没用,就想换点火柴。破木头有什么用?那么大,劈又劈不开,我妈就把它卖了。我爸正巧回来——就说我爸不破财——我爸看见了,说,哎!这不是我们家的嘛。人家说卖给我了,我爸说那不行,你回来,这个我不卖,我还有用处呢。我爸把这木头弄回来后,狠狠地骂了我妈一顿。他说这个你怎么能卖?那里头藏着金条!他托人给弄的金条,他就怕别人拿,扔在那不起眼的墙犄角里。
  
  “还有一个,我们家那院子、那房子该整修了。年久失修,政府说帮忙给弄弄吧。那会儿我爸还活着呢。政府说修,就让拆吧,从上头拆,拆到墙半腰往下头一点儿了,突然上头的工人就在那儿打起来了。大家伙/L说怎么回事?哎哟,那里有金条出来了。我爸在砖头里头藏了金条。我爸说别挖了,他突然又想起可能底下还有什么东西,他说你们都走吧,这房不修了。从此我们家那房就拆到这儿,底下没再拆,就重新给恢复了。”
  
  在拍摄的齐白石的纪录片里,能看到他身上挂着一大串钥匙。他管这个家,早晨起来他会去把大门打开,晚上亲自关门。屋子里的哪个抽屉里放了什么东西他都是有数的,他闭着眼睛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东西。
  
  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的是,齐白石在京城的生活条件稍好一些之后,对来自湘潭的故人,甚至是平生未曾谋面、只要是来自家乡的生活无着的人,都会慷慨解囊。这与他日常的吝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齐良末回忆:“除了自己至亲的这些人,只要是湖南乡下来的人,湖南老家来的人,能够说湖南话,能够通报说自己是湖南什么地方来的,可能没钱回家了,不够路费了,现在很艰难,我父亲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先请人家吃顿饭,然后拿出50块钱来,给他做路费。那时候的50块钱,除去北京到湖南的往返车费,还能剩余好多。我亲眼见过一个人,拿着钱,我父亲给的钱,那人的手直在那儿抖。”



相关阅读:狙击手
道德是把无敌刀
把扫兴变成高兴
生活的背面
什么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650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