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催眠为何有效 " {4 S  o" X5 P( ` 我常会对个案说一个比喻,如果你的手被竹筷的刺刺伤了,你会怎么处理?不管它,或是拿块布遮起来,告诉自己没事?大家都知道这么做的结果会让伤口发炎恶化,即使是轻微的触碰也会使伤口附近的皮肤疼痛难当。
 p3 g9 m* R, m
 # _) Q* `  \$ w9 x 我的个案们都说他们会采取另种的做法,努力地找到那根刺,细心地把它拔出来,然后好好爱护伤口,让它真正地痊疗。 0 D( I( J. p( D1 O0 f
 
 9 Z2 T! D' l8 x, x% X) X% S 没错,要治好心里的伤口,也是同样的道理,而催眠,就是进入潜意识中,去找到那些被刺伤的地方,将刺拔出来,治好它。
 J* C& `4 v& l3 q' l
 6 Y( T5 Q- R0 K9 Y5 }! t: S 有些个案来我这儿之前也曾找过心理师做心理咨询,于是他们抱着不解的问号问我,催眠与一般咨商面谈究竟有什么不同。我的答案是,催眠是引领个案进入自我的潜意识资料库中,找到变装情绪背后的真正根源,进而治疗。2 n6 [% h; C2 N9 _; |6 S" m: |
 ( [6 u# y9 v3 H% p" ^- A3 D
 通常人的心理都有自我防卫机制,不自觉地避开心理的创伤或阴暗面,但是往往那些创伤或阴暗面正是问题的关键或根源,在催眠状态中,人们会自愿放下的面具与武装,诚实地面对自我?在,也因此能惊奇地发现到真正的自己,包括潜能。
 0 Q$ @) w! @' ^, R 0 E4 Q3 X4 y+ Q+ @# }
 因此,催眠过程中的?在发现与突破,所引动的改变是从?而外(从个案自我?在出发的),有?于由外而?的(由外在的专家或老师所给予)。这就像我们各种学习经验,老师说得再多,不若学生自己想通的效果,因为听懂是一回事,但是「想通」才是自己的。 9 [' u" a$ e- I& E3 |
 1 y7 E$ n3 t# o
 有效的催眠,正是经由有经验及对生命有敏锐洞察力的催眠师引导与协助,个案进入潜意识中,展开一趟自我?在生命的回溯(regression)、探索(discovery) 之旅,当问题根源或那根引发疼痛的心灵之刺,一旦被找到、处理、治治,由?而外的「通」将发挥出难以想象的正向力量,难怪做完催眠后,我的个案会亮着一只惊喜的眼睛对我说,真的不一样耶。
 9 u& |3 Q  i  L* [ * G2 D' |( U$ C1 A( {0 ~
 催眠状态是何种状态 . k) R; G& Q3 m! c3 [  j& n- f- ~
 通常第一次来我这儿的个案,在通过催眠敏感度测试后,常会问我一个问题:“可是我觉得我刚才很清醒耶!”是的,催眠状态,就是一种清醒的放松状态。很多人以为催眠状态是种很神?的经验,其实即使没被催眠师催眠过,每个人在生活中也都经历过这种状态,像是: 2 f$ Z0 ]% [  s* N
 ---看电视看得太入神,全然不知旁边的人刚才在说话,或是浑然不觉小孩正在一旁大哭。 0 {  W( T' d4 u' A
 , }( t* O8 A- t# q) u
 --想事情非常专注,仿佛回到当时的场景,置身其中,当时的人物对话历历在前。
 - @' e$ ~$ u. L' s) ^2 L: S% {# p
 9 K2 e9 @4 B3 U% A9 `1 p% y8 H! ~ 催眠,是透过一套有效引导与暗示的方法,引领被催眠者放松,使其脑波频率来到α波(每秒8-12Hz)或θ波(每秒4-7Hz)的范围。平常当我们心情平和轻松,或是刚睡醒时,所处的正是α波状态;当我们处于较浅的睡眠状态,或是静坐、禅定、进入气功状态时,我们的脑波便是处于θ波。因此,人在催眠中,自然会感到一种清醒的放松。同理,透过催眠放松引导,也是可使人睡着的,回忆过去我在学习「睡禅」时,用的方法也大同小异,也就是藉由放松,让脑波达到更缓慢的δ波(每秒3Hz以下,出现于较深沈的睡眠状态)。
 - L! @. h- w3 v3 t# s- a
 . N" i( b! U+ @1 V( f 但是毕竟大家来咨询室是为了做?心的问题探索与治疗,我当然不会让个案进入连话都无法说的睡眠状态咯。反过来说,对于那些深受失眠所扰,或是感到压力之苦的个案,我总会请他们回去后,每天睡前在床上联习我教的放松方法,只要个案们真的照做,回复的反应都是「现在真的可以好好睡了。」当然,同时我们还是要在催眠咨询的周期里处理?心问题,并不是说光练放松,问题就都解?了,而是强调放松练习能使疗效事半功倍。 . a3 ]; T" t+ U
 3 C" h! p. _& n- x  T6 C& h
 有时,在咨询室里,会遇到个案在放松引导不到一半时就打起鼾来,这时,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位个案之前一定是累到了,他的潜意识正在智慧地抓紧机会,自发地进行身心调整,更有趣的是,等我开始进入正题提问时,个案就会自动回升到「清醒」的放松状态,进入来此的正题。而待催眠结束,他们都会说,好神奇,好像比睡了一场觉,精神还要好。这也就是为什么说静坐或放松休息十分?,比紧张地睡觉还能够补充能量。多年来,这种放松的方法是我忙碌生活中,最方便也最省钱的体力补充剂。 4 I1 s9 {( E3 I8 s
 
 ( N( V+ x0 Q$ W9 ? 探索即治疗的开始
 A1 _% g1 n8 o3 ]9 W2 q 我常形容人透过催眠,进入一种身心放松、舒适的状态后,就好像是一杯?晃的水,现在逐渐稳当安静了下来,水中的杂质逐渐往杯底沉淀,于是这杯水从混浊转为澄清、透明、干净,潜意识里的问题根源,在这杯澄清的水中会自动现出真相。
 / [/ p( O6 e' K7 w7 t) c$ Q
 3 V0 X$ I% D+ {; ~) K% c0 j/ h2 b 在探索问题根源的过程中,个案一旦再次经历或面对过往的关键创痛,终于能把当时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眼泪在此时,我称之为心灵治治过程的最佳伤口洗涤药,就像身体受伤了,也要先将上头的脏?西冲洗掉,才开始进行治疗。常有人问我,找到了问题根源或伤口,为什么就能治好?关键就在于,当个案的心灵水杯处于一种透明清澈的状态时,他便有能力用一种诚实透明的态度、全新的视野观点,再次看待当年的创痛始末,重新诠释此项创痛在生命过程中的意义。
 ; f  v2 c1 p2 ?! p ' a2 t0 l1 A2 O7 M3 u
 我曾有一位个案,他说平常在公司,他很讨厌听到员工聊说?的公司福利如何好,后来甚至只要这几个员工聚在一起说话,他就感到莫名的不悦,好像他们又在抱怨公司,而这严重地影响了他的工作情绪。
 7 F1 C' t: ?( C' K7 w# q
 / l7 w- {8 j  }$ F3 G4 b# B 然而在催眠探索中,他发现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他是对自己公司经营已有危机感,?一直没勇气正视,这份危机感犹如一根刺一直在心里,一旦被触碰到,伤口就疼痛作祟,发现症结后,我引领他在催眠状态中,面对并思考公司经营的问题。事后,他告诉我,现在他对员工不再有莫名的疑心,也不会再担心员工聚在一起说话了。 $ f' P- T$ Y9 R3 k
 6 t7 Y) w' S+ m* Z" D% Y5 b7 ]# ?
 的确,在自我防卫、疼痛缓冲的机制下,人们往往误以为不去面对、触碰,伤口自己会好,或是说「时间会治治一切」。偏偏真相是,时间不是治治师。时间只是筛漏,巧巧地将情绪、伤痛的本质、精华筛漏且收纳进个体的潜意识中,然后人们?以为一切又风平浪静了,殊不知那些事件引发的冲突、不安、忧伤、创痛,将以另种难以辨识、捉摸的面貌,出其不意地作怪。 " r) `. g9 U, d2 p
 
 ' V8 s3 U' j$ ^$ {* U3 ?- f 其实,面对潜意识里的不安、焦虑、恐惧、伤痛,治本的方法就是,愿意面对它最初的面貌、倾听它真实的声音,如此,根本的疗合便能自动展开,当代享誉国际的心灵治治大师史蒂芬?拉维就曾说:「伟大的治疗,就是在觉知朝向先前我们闲置之不顾的材料行进时发生的。」而催眠,正是一座桥梁,引领我们接通意识与潜意识,去探索那些之前被我们因为害怕、恐惧而抗拒或闲置的材料。
 ! v6 B' d! M- z 0 ]  K- r; F& i; A+ j( K, H
 正因为如此,催眠的确能够有效地处理我在最前面所描述举出的咨询多身心灵问题,当我们愿意正视?在的真实声音时,深层的疗合便会发生、身心的平衡便会恢复,届时,愉悦、自信地拥抱世界、迎向未来,对任何人都是可能的任务
 2 i+ Q' M. ]( v4 U3 e: J1 q4 k . C' H, ~9 A% V3 N" |( o2 c& X
 催眠成功的前提---意愿 , n$ K8 [8 A6 w9 D! f3 D& D9 I! K
 这里说的意愿就是个案本身的意愿,因为催眠的过程往往是一连串潜意识回溯(regression)探索过程,个案过往经验就是基本素材,所以如果个案本身缺乏意愿,只是由亲人带来,也不会有效,这正是为什么当我接到代人电话预约时,我会特?询问是否个案有此意愿。
 3 Q2 @( g9 O! }9 h
 ' K" W  i, j) z  D# T0 L 这好比带人去看医生,即使这人去看了,但如果回来他不吃医生开的药,药摆在那里也没用,所以不论是做身体或心理治治,个人的意愿绝对是治治成功与否的前提。 ' \$ z2 Y, m7 \/ ^* j
 
 . Q% {, Q( k; V. } 催眠的目的
 . Q8 W4 {$ ~3 P2 o0 m+ }1 n 在传统的华人社会里,对因为心理上不适而求教专人的人,常赋予负面标志,但事实上,就像古谚所云:「人吃五谷杂粮,岂有不生病的」,那么,人生在世,既然十之八九不如意,哪个人的潜意识里没有负面的元素?重点是正面、积极、勇敢地去面对它、处理它,让自己可以活得更没有负担、更自在。 / d6 c: V0 e- ?) @, h6 m
 
 , Y" d' o8 F& Z- T9 I 如果通往涅磐的道路,本就崎岖不平,当一颗颗绊脚石挡在面前时,你会选择被绊倒然后从此停下呢?还是把它当作踏脚石,让生命的步伐因此更向前呢?
 ! H3 C( J6 j: _3 Q$ {
 ( C4 C4 \. k0 T! `* ~/ [3 i; q3 Z. L9 ?' i- v( ]$ q: |
 
 ! T$ Q/ ?# ~+ _, t  ~! o3 U相关阅读:催眠术中的具体治疗技巧—新行为产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