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咸丰皇帝“自杀”前的眼泪

[复制链接]
123 0
admin1 发表于 2018-3-11 22:2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咸丰十一年三月壬辰,“鬼子六”奕?的奏折引起了咸丰皇帝的注意,奏折大意是想到热河来看看兄长,叩问起居,希望能够得到批准。咸丰看了以后,亲笔回信,内容如下:“别经半载,时思握手而谈。惟近日咳嗽不止,时有红痰,尚须静摄,未宜多言,且俟秋间再为面话。”然而,恭亲王万万没想到,秋日里等来的不是兄长的召唤,却是兄长的死讯,三十一岁,刚过而立之年,便撒手人寰了。
其实刚到木兰的时候,咸丰已经被查出患上了肺结核,症状是咳痰、咯血、消瘦、乏力等,这个病相当棘手,太医们一点把握都没有,面对如此窘境,是个正常人就应该静养才对。可咸丰却不这么想,他挣扎了一会后选择了自杀。这个自杀并不是跳井上吊这样的自杀,而是一种间接的自杀,帝王总有帝王的死法嘛:他借酒消愁,狂饮无度,使已经千疮百孔的肺更加不堪重负;此外,还天天不忘看戏、翻牌子,夜夜笙歌、荒淫无度,一连串的行为导致病情越来越重,秋七月癸卯,终于如愿解脱,离开了江河日下的大清国,徒留孤儿寡母在灵前哭泣。
皇帝这个职位多少人争着抢着求之不得,可咸丰反其道而行之,得知自己身患重症后,好好风流了一把,火急火燎地希望自己早日殉职。那么问题来了,咸丰干嘛想不开,非要如此呢?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着,能多活一天是一天,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妻儿考虑,祖宗把江山传给了你,就指望你这样?咸丰不是没有这般考虑过,只是实在是因为命苦,苦到让人绝望,抛家弃子。
咸丰全名是爱新觉罗?奕?,生于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两个月以前,四月份,道光唯一健在的皇长子奕纬死了,死因据说和道光的棍棒教育有关,消息传来,道光老泪纵横,这样一来,自己已经膝下无子,早知道下手就轻点了。他非常着急,年过半百的人,不知道还能不能生下儿子,若是生不出,未来的皇位就只能传给其它宗室了,多不堪心啊。没想到仅仅过了两个月,道光就听到了好消息,那便是奕?的出生,所以四阿哥奕?是事实上的皇长子。随着时光的流逝,道光发现自己多虑了,从五十岁到六十九岁,他竟然生了六个儿子,继承皇位绰绰有余,甚至有几个还是六十多岁时生的,当年汉武帝六十多生了汉昭帝刘弗陵,已经让人惊叹,没想到道光老当益壮,比汉武帝还出色,当然,若论治国,完全没法比。
奕?的生母是全贵妃,道光特别喜欢她,爱屋及乌,也喜欢奕?,十三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立为皇后,可好景不长,道光二十年,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那一年,皇后去世了,年仅三十二岁,这对年近花甲的道光来说是个巨大打击,老年丧妻,人生不幸。而奕?年仅九岁,这么小就要承受丧母之痛,着实可怜。道光觉得奕?总该有个人照顾才对,就将他托付给了六阿哥奕?的生母静妃。
经历了人生第一苦,奕?变得沉默了,他很少张扬,努力和静妃以及六弟搞好关系,有什么事都让着六阿哥,不仅仅因为他是兄长,还因为原本拥有的靠山倒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然而苦难并没有离他远去,身为尊贵无比的皇子,他并没有过上太好的生活。众所周知,道光是一个抠门的皇帝,每次花钱都下不去手,民生艰困、通货膨胀,政府又不敢加税,使得国库的实际存银越来越少,道光甚至给龙袍打补丁,在皇后的寿宴上只请大臣吃打卤面,父皇尚且如此,同样住在宫里的奕?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此外,从九岁到十九岁,奕?一直在上书房读书,其辛苦程度远远高于现在的高三,甚至强于有“高考工厂”之称的衡水中学,一年到头都放不了几天假,学的东西晦涩难懂,每天还要起个大早,可辛苦了,偶尔家长,也就是父皇,会来亲自考察学业,要是没答好前途堪忧。
时光在飞逝,道光的皱纹越来越多了,六十多岁的老皇帝要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可供选择的对象无疑就是两个:四阿哥和六阿哥,中间的老五早就过继给别人了。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道光选择了德行看起来更好的奕?。事情的经过是道光组织了一场狩猎比赛,想看看哪个皇子的箭术更佳,清朝的皇帝不忘祖宗的尚武精神,康熙、乾隆都很喜欢打猎,常常搞木兰秋?,道光时为了省钱,改在北京郊区打猎;他们对弓箭情有独钟,英使马戛尔尼送来的先进火枪反而在仓库里睡大觉。临行前,奕?的师傅杜受田担心弟子箭术比不过六阿哥,要吃亏,便私下教授秘技。第二天收工,奕?满载而归,奕?却两手空空,道光很惊讶,你这也太没用了吧,奕?见时机成熟,当即使出大招,说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不忍杀生。道光听后非常满意,我儿子真有仁爱之心,就跟当年不抛弃百姓的刘玄德一样。在古代,人们往往更看重德,其次才是才能,首孝悌,次见闻,有德无才的不至于把江山败掉,有才无德的往往就很危险,杨广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奕?因此得到了青睐,艰苦取得继承权。道光二十六年被内定为接班人。
道光三十年奕?继位,改年号咸丰,他也是最后一个登基的“四爷”,清朝皇帝中四爷比较多,皇太极、雍正、乾隆都是四爷,而且干的都不错,可咸丰这个四爷就不咋地了,很大原因是父亲没有给他留下一个好的基础。大家都知道,明朝有明仁宗,之后是明宣宗,父子俩励精图治,统治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巧的是清朝也有仁宗和宣宗,也是一对父子,嘉庆是清仁宗,道光是清宣宗,他们在位时期也有一个词来概括,叫“嘉道中衰”。吏治败坏、军纪废弛,贪污腐化之风盛行,加上天朝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四亿,随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人地矛盾越发尖锐,底层百姓一贫如洗,难以生存,纷纷造反。
道光正月病故,六月份,洪秀全便在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很快,战火不断蔓延,告急文书犹如雪片一般飞入紫禁城,咸丰急的焦头烂额,
不是这里失守,就是那里被围,全都是坏消息,几乎就没听到过好消息,派出去的,无论八旗还是绿营,在太平军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这还只是一支起义军而已,当时天朝遍地烽火,翻开《清史稿》的《文宗本纪》,会发现“贼”“陷”这些字眼出现的特别多。洪秀全原本对满清还是有些好感的,只是写八股文的水平实在有限,录取名额又少,考官没让他通过考试。愤怒之下,洪秀全发烧烧糊涂了,做了个怪梦,结合了基督教的教义,创立邪教拜上帝会。他宣扬的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对广大劳苦大众来说很有吸引力,每到一地就有很多人加入太平军。如果洪秀全在现在,绝对是传销大师,但谎言总有被揭穿的一天,人们跟着他干着干着,发现被忽悠了,先前说的都是鬼话:洪秀全住天王府、妻妾成群,挥金如土,儿子才十岁就有四个老婆了,而你除了给他卖命还是一无所有。
太平军势如破竹,连江宁城都给攻了下来,定都后,派出北伐军,往北京进发。咸丰天天忐忑不安,吃不好也睡不好,下令胜保和僧格林沁率重兵堵截,北伐军一度逼近天津,京师全城戒严,但人数毕竟只有两万,天京不是没派出过援军,只是在山东境内被击溃了。最终还是由于孤军深入、势单力孤而全军覆没,咸丰听后松了一口气。可南方的局势不容乐观,石达开统领的西征军取得大捷,杀得曾国藩险些跳江。各地起义风起云涌,支出的军费自然是笔巨款,可从道光的节俭就可以看出,国库没几毛钱了。为了筹措军费,咸丰砸锅卖铁,卖官鬻爵,加大对人民的剥削,使出浑身解数,才筹到了一亿七千万两白银。后来实在是没钱,连坟墓都没来得及修,以致死了足足四年才被安葬,尸身估计都烂了。
天京事变,洪秀全等人内斗,太平军似乎要走下坡路了。可是陈玉成和李秀成又在搅局。江南大营、江北大营被攻破,将士死的死,逃的逃。咋一看,平乱那天又显得遥遥无期,咸丰才智平庸,一点办法都没有,唯有渴求名将。在江南大营统帅张国梁战死后,他下诏说:“若使张国梁尚在,苏、常一带,何至糜烂若此。”咸丰用了“糜烂”一词来形容那里的局势,真是贴切,同时也可以反映他的无可奈何。每当烦恼的时候,只能喝酒消愁,或者到后宫寻欢作乐,麻痹自己。不过有一次祭天,他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生活的重压使得这个年轻皇帝喘不过气来,这样的九五之尊当起来有什么意思?咸丰刚进职场就感受到世界深深的恶意。
内乱未停,外患又起。英法联军咄咄逼人,攻陷了大沽又攻陷了天津,咸丰皇帝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不甘心答应洋人的无理要求。他对开放口岸,允许贩卖华工没什么感觉,可对“公使驻京”这一条款,最不可接受,洋人怎么可以觐见大清皇帝的时候不跪拜呢!天朝皇帝的龙威在哪?然而他的抱怨并没有什么用,落后活该被欺负。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敌不过洋枪洋炮,八里桥、张家湾一战,双方都损失惨重,清军损失了大量军队,联军损失了大部分子弹。前不久还说要亲统六军出征的皇帝也认怂了,只用了两个鸡蛋、一碗米粥便匆匆上路,逃往木兰围场。这在大清朝算是首次,以前大明朝的时候外族入侵,皇帝从来没逃过,祸不单行,孰料四十年后又发生了第二次,这回领跑的是老熟人:四十年前跟在咸丰身后的懿贵妃。
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窃一空,之后纵火焚毁。圆明园是祖宗传下来的,为了修这个园子,朝廷耗费了巨额财富,清朝皇帝都特别在意它。几十年前圆明园九州清宴等殿堂失火,素来节俭的道光皇帝还忍痛掏钱重建,完工后特意发文,表示自己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继承祖宗家业。对于咸丰来说,这里有他童年的记忆,继位后也没少来这,这里规矩少,没乾清宫那么严,干些违反祖制的事没人讲。如今被毁,感觉对不起祖宗,死后无颜面见他们。洋人抢完了以后,还扬言要烧皇宫,留守北京的恭亲王马上签约,咸丰也不得不妥协。合约谈成,群臣请他早点回京,咸丰不允,他是被轰出来的,一个皇帝连自己家都看不住,奇耻大辱,当初没带大臣们跑,等于抛弃了他们,现在哪有脸相见呢?也巧,这时恰好患上了肺结核,命不久矣,也没必要回了,以后黄泉路上见吧。
咸丰死后才回到京城,他一辈子受苦受难,勉强熬了十一年,离开了人世。《清史稿》的作者这样评论:“文宗遭阳九之运,躬明夷之会。外强要盟,内孽竞作,奄忽一纪,遂无一日而安。”感慨他生不逢时,人品太差,命途多舛。其实那些农民起义的爆发,责任很大一部并不在他,谁让嘉庆道光治国能力这么“出色”,尤其是爸爸道光,留了个洪秀全给他。如果和底层的百姓比较的话,咸丰就不值得同情了,你好歹衣食无忧,整天作威作福,百姓在你的统治下却卖儿卖女,食不果腹,生活凄惨,又有谁来同情?何人不知天朝的百姓都是最勤劳、最忍气吞声的,如果不是活不下他们不会揭竿而起,又是谁在逼他们造反?
顺治临死前安排了四位顾命大臣辅佐康熙,里面的鳌拜给少年天子造成了一些麻烦,咸丰死前吸取历史教训,觉得可以凑一桌麻将的顾命大臣不够,要两桌才好,就找了八个,没想到这平生最后一事也没能做好:叔嫂联手,肃顺伏诛,一直饱受打压的恭亲王当上议政王。咸丰泉下有知还不得气死!清东陵里,咸丰的定陵特别小,老婆慈禧的定东陵反而特别大,夫妇完全不在一个等级,老公混的没老婆好。
一百多年前,咸丰在避暑山庄痛哭流涕,一百多年后,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听闻卡扎菲临死前的惨状,默默流下了眼泪。独裁者哭了,劳苦大众笑了。黄宗羲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当一个人的统治让人民流尽眼泪,试问这样的统治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说完,默默把目光投向朝鲜半岛。



相关阅读:古代帝王将相怎样教育子女
哪一国的革命曾进行五万里长征?
朝鲜富有阶层的真实生活
赵匡胤微服私访的趣事
老将许世友将军的3任妻子和10个子女今何在?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92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