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古老神秘的佤族村寨:翁丁村的民族风情

[复制链接]
95 0
麻脸秀才 发表于 2018-3-11 20:3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翁丁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的一个群山环抱的佤族村落,距离沧源县城约为30公里。全村有近百户人家,400余人口。由于至今仍保持着颇具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翁丁村又被人们称之为翁丁佤族原始部落。
  站在山包上,俯视另一个山头被绿树包围的错落有致满是茅草房的寨子,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翁丁古寨顿时充满了神秘感。
  古寨风情
  通往寨门的路上,看到一些挂着牛头骷髅的木桩,高矮粗细都有。进寨的路不宽,都镶有鹅卵石。从路面上鹅卵石的光滑程度推断,这寨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应该不假。那每隔几步挂着牛头的木桩叫牛头桩。牛头桩是佤族村落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牛头桩一般立在寨子周围。牛头桩越多,桩上的牛头越大,证明寨子的财富越多,势力越大。
  不远的大青树下,有一道完全用木头和茅草搭建的门,这就是翁丁村的寨门了。寨门很简单,一边倚靠大青树,一边栽了三个木柱,用几个横杆钉了,顶上用竹片将茅草固定,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并不显得陋敝,看看那高悬在门头的牛头骷髅,或多或少还感觉有那么一丝威严。佤族人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寨子的门随时敞开,家里的门也一样的没有实际意义,顶多是为了防止牲口出入,用树杈之类的东西拦一拦而已。
  木鼓,被佤族人视为可通天的神器,是历史上佤族用来驱邪祭奠、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决斗必不可少的用具。过去,每个佤族村寨都有一间或几间木鼓房,每间木鼓房里都有一对木鼓,谓之公鼓和母鼓。关于木鼓的传说很多,起源不明,但可以确定它是佤族多神崇拜的产物。
  由木鼓派生而来的是木鼓舞,它是佤族人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的体现,是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的折射。随着历史的前进,文化的发展,这些舞蹈已逐步脱离原始宗教的范畴,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反映佤族灿烂历史文化、强悍的民族精神、向往光明幸福并执着追求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近年来,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加工整理,这些舞蹈逐步展现在舞台上。专家们评论说:木鼓舞是“最壮丽的舞姿、最动魄的鸣响、最神圣的时刻、最辉煌的太阳”。2006年,木鼓舞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关阅读:彝族文化 彝族向天坟是什么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苗族习俗简介 苗族人在结婚的时候有什么习俗
布依族艺术 布依族的傩戏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演
雨伞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雨伞到底是谁发明的?
绿帽子的由来 传统文化中的绿帽子怎么来的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650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