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古代纸币防伪和造假手法:涂改小额真币为大额竟可使用

[复制链接]
132 0
安南大叔 发表于 2018-3-11 16:4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发行和使用纸币的国家,早在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已出现纸币“官交子”。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官府正式成立“益州交子务”,印发“官交子”,标志人类正式进入纸币时代。但在官交子正式发行还不到20年,社会上便出现了“伪交子”。据《宋史·孙甫传》,由于“伪造交子多犯法”,以至于当时转运使“欲废不用”。那么,早期纸币是如何防伪的?首先是控制造币纸张。当时官府选定“川纸”,作为印钞专用纸张。川纸是用楮皮制造出来的高级纸张,又称“楮纸”,故古人也称纸币为“楮币”或“楮券”。
  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由于纸币发行量和使用量均大增,为保证钞纸的供应,朝廷在成都设置了专门的“抄(钞)纸场”。为加强管理,“遣官治其中。”抄纸场的工人不能随便进出,并配给人员编制。宋朝廷为何定川纸为印钞专用纸?这与当时四川先进的造纸技术有直接关系。早在唐代,成都人已发明了“水纹纸”,分明、暗两种印花,其他地区根本造不出来。现代纸币上的水印防伪技术,即由此而来。除了楮纸,后来还用桑穰、芙蓉膜等材料来制造皮纸印钞票。所谓“桑穰”,乃桑树皮的第二层,系制造印钞纸的上等原料。但到后来,钞纸质量下滑。据《续文献通考·钱币考》,嘉熙年间(公元1237年至1240年),朝廷筹备印造十八界会子,因钞纸不足,除遣官置局抄造外,还命令随纸局“所在州军任责撩纸”。元代时甚至还曾改用榆皮来制造印钞纸,质量很差。
  钞纸杂用,问题就来了。《宋史·食货志三》说得很清楚,在初期,印制纸币“尽用川纸,物料既精,工制不苟,民欲为伪,尚或难之。”到后来,“纸既可以自造,价且五倍于前,故昔之为伪者难,今之为伪者易。”为了防止专业人员参与制造假币,宋代有官员建议,对造币厂的职员要严格管理。南宋叶适《水心集》所记《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一次朝廷遣散了制造纸币工人200名,有官员就提出:“造会子者二百人,放作则散处于外,稍久则兑卖名役,恣其自便,诲其为奸。”建议:“宜置营区聚老而后代,死而后收。”也就是说,在造币厂工作,到老都不自由。
  古代防伪技术:设有暗记、隐密题号
  由于使用专用纸并不能杜绝伪钞,提高印刷防伪技术成为必然。宋代,率先使用铜版印刷,放弃传统的木版印刷。铜质钞版印制不仅加大制版成本,还可增加伪造难度。在铜版上雕刻,非专业人员是刻不好的。与此同时,多色套印、加盖印鉴、改换图案也一并使用。多色套印是现代纸币防伪的重要工序,在宋代已开始使用。据《楮币谱》:宋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五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版铸印凡六”。每张钱引上有6颗印信,分别使用红、蓝、黑等3种颜色。这种杂色套印,早在私交子上已出现。《宋朝事实·财用》称:交子图案,“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相关阅读:戊戌变法出卖国土:谭嗣同欲“尽卖西藏于英吉利”
明嘉靖朝轶事:妓女们适逢大雨把家搬进和尚庙
唯才是举?楚王为何任命一个屠夫做三公-
一生做了六次皇后的奇女子是谁-
金翠莲的父亲金老汉是怎样的人?金老汉的作用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

帖子603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