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黎族妇女的纺织技术对我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复制链接]
213 0
麻脸秀才 发表于 2018-3-11 20:4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黎族妇女的棉纺织业在我国影响很大,对推动我国棉纺技术的发展,功不可没。从六七岁起就开始学习纺纱、染纱、织布、刺绣四大工艺。黎族原始纺纱方法:先把棉花或木棉花一丝丝地捻接成线,然后用一小竹条捆卷着,要卷纱时,放在腿上一搓,卷纱竹枝在空中旋转,逐渐把纱卷成绽,黎族妇女就这样一分一寸一米地纺纱。黎族的纺织工具主要有手摇轧花机、踞腰织机、脚踏纺织机等3种,其中最常用的为踞腰织机。踞腰织机是黎族最原始的纺织方法,经过千百年来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到汉代达到成熟。在10世纪初,黎族人民把树皮、丝麻等纺织技术运用到棉纺业上,有效地提高了棉纺生产率。
  宋末元初,我国著名棉纺织家黄道婆,在晚年致力传授海南黎族棉纺技术,并进行改革,把原来手摇式只能纺一根纱的踏车,改进为一手能纺三根纱的脚踏车,这一重大的改革,比国外早四五百年。据考证,这种脚踏棉纺技术,在当时黎村里已广泛使用。黎族妇女织布主要采用踞腰织机。踞腰织机,简称为腰机,由藤腰带、腰力棍、木刀、拉经棍、竹梳、竹纬线针、整绒梳等器械组成。在织布时绑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其过程是用右手持着纬线木刀,按织物的强力交替程度,用左手投纬引线,然后用木刀打紧纬线。
  清代《黎歧纪闻》这样论述黎族妇女纺织:复基经之两端,各用小圆木,而围于腰间,一端以足踏圆木一条贯之。于是加纬焉,以渐移其木而成匹,织者匠心也。
  黎族染布的主要染料以野生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是用植物叶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经加工而成,棕色、褐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树根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的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然后将布料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上色。
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从山上采剥回树皮,将树皮放在河里浸泡数天,再将表皮用竹片刮除,放入锅里煮,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即可用来织布。还有另一种的染色技术,叫做扎染,古时叫做“绞缬染”。其制作方法是:把理好的纱线作经,两端固定在一个长形的木架上,然后依经线将青色或褐色棉线扎成各种图案花纹。随后从木架上取下,放入染缸着色,染后晒干,摘去所结的棉线,就显出色斑花纹的经线。在斑花的经线上织上彩色的纬线,这样就形成一幅精致的艺术品。
1978年,我国福建崇安县武夷船棺出土的纺织品、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东晋至唐代的丝绢棉织产品、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女供养人的衣裙上绞缬团花的花纹图案、唐代人物服饰花纹“花仕女图”都是运用这种印染方法,如上面提到的唐、宋时期黎族地区上贡的“盘斑布”、“海南青盘皮(披)单”等;宋代输入内地的“海南棋盘布”,以及宋末元初出自儋、万两州著名的“缬花黎布”也是使用这种绞缬技艺制作而成的。




相关阅读:春节贴对联的由来:贴对联的寓意和顺序
正月初七“人日”的由来传说:你不知道的人日节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清明节吃青团的含义
哈尼族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哈尼族历史简介
布朗族婚嫁有什么要求 布朗族的贺新房仪式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650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