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土家族婚俗 盘点土家族的婚俗词有哪些

[复制链接]
80 0
admin1 发表于 2018-3-11 20:3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土家婚俗词
(一)
盐女当年追廪君,仙姿蝶影伴晨昏。
芳云甘雨滋山水,一代风情遗子孙。
注:廪君,是远古巴人部落首领,名务相,俗称“向王天子”;盐女,是盐水母系氏族部落的首领,世称“盐水女神”,又尊为“德济娘娘”。据史书载:廪君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女神,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飞虫,与诸虫群飞。
(二)
妙龄巴女暗怀春,莫毕阿谁众里寻。
一把锅灰多少爱,悄然抹向意中人。
注:土家族姑娘爱上了小伙,就会选择机会将烧饭铁锅反面的黑灰抹在他的脸上,称为“找莫毕”。莫毕,土家族语,意为“虎仔”,即姑娘的意中人,因为虎是土家族的图腾。
(三)
女儿当嫁盼提亲,佯骂媒婆屡叩门。
欲允还推再移伞,一桩婚事待良辰。
注:“改土归流”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也成为土家族不可违背的礼仪。青年男女即便是自由恋爱,也必须要找媒人提亲、说媒。媒婆到女方提亲时,如果遭到一些诙谐的“谩骂”,就可能应允。。媒人须三次到女方家提亲,无论天晴下雨,都要带上一把伞,名曰“团圆伞”。只有女家将伞移动,方可再提亲事。
(四)
漫纺霞光织锦纹,西兰卡普缀鸳衾。
姑娘临嫁偏多梦,巧手描来幻亦真。

注:“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织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亲手织出的“西兰卡普”做嫁妆。
(五)

择定佳期日渐临,相邀姊妹泣离分。
山情水谊歌相诉,悲喜交加泪满襟。
注:哭嫁是土家族的特有婚俗。新娘在婚期前半个多月或一个月就要开始哭嫁。最初隔夜哭,后来连夜哭,相好的姐妹、姑嫂、长辈轮番陪哭。其“哭嫁歌”,如泣如诉,若悲若喜。婚期愈近,哭愈悲切;至上轿前,新娘已是嗓子嘶哑。
(六)
青青丝线解香尘,弹破羞容妆面匀。
纵借银簪高挽髻,一时难改女儿心。
注:女子出嫁的当天,要请姑母、姨娘或嫂子化妆。化妆分三步程序:一是“开脸”,用灰线包绞尽额上汗毛,并将眉毛绞成新月形;二是“上头”,将发辫挽成“粑粑髻”;三是“戴花”,在发髻上插一枝红艳艳的花朵。女子“开脸”、“上头”后,意味着已成少妇,其装扮与少女判若两人。




相关阅读:生辰八字指的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生辰八字
纳西族最高神灵“三朵”有着怎样的传说
佤族建筑 佤族的“撒拉房”是什么样的
哈萨克族美丽的“冬不拉”有啥神秘传说
土家族婚俗 盘点土家族的婚俗词有哪些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0

帖子920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