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至少再活6天

[复制链接]
60 0
潇湘公子 发表于 2018-2-25 20:14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有幸来到这个世界上,获得了这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弥足珍贵。对这宝贵的生命是立足于养它,还是立足于用它?
  
  对于这个问题,法国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用他的一生,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一次,巴尔扎克心脏病大发作,问医生:“我还能活半年吗?”医生摇摇头。“至少6天总可以吧?我还可以写个提纲,还可以把已经出版的50卷校订一下。”医生的回答是:“你还是马上写遗嘱吧。”面对无情的病魔,巴尔扎克每天工作12到14小时,把医生认为6天都没有的“弥留期”,延长了20多年。他曾在他的手杖上刻上这样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当他离开人世时,留下了由中长篇小说组成的雄伟史诗———《人间喜剧》。我们从巴尔扎克身上看到了人的生命潜力的巨大,也看到了用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胡适在上世纪40年代,曾写过一首诗:“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岁,我活百五十。”
  
  胡适的诗脱胎于明代的徐文长,徐诗云:“无事此游戏,一日当三日,我活七十岁,便是二百一。”
  
  徐文长的诗又源自宋代的苏东坡,苏诗云:“无事此静坐,一日如两日,人活七十岁,我活百四十。”
  
  三位文豪都是重视生命质量的高手,他们用充实生命内涵来延长生命的时间,他们或工作,或游戏,或静坐,都在积极用好生命上下工夫。因而他们都著作等身,青史留名。哲人说得好:“生命是一篇小说,不在长,而在好。”



相关阅读:旧旧的时光
赶快去问妈妈
安逸是杯情花毒酒
人生的名次
两分钟机会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1

粉丝5

帖子6754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