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高考立意创新12招 旁敲侧击法

[复制链接]
87 0
shuiblue 发表于 2018-2-22 22:43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时候,如题材、立意从正面切入,无法出新,或者新意不足。于是我们常常借助“第三者”来切入正题,通过对“第三者”的记叙、描写、议论等来暗扣原定的主旨。这种不直接落笔,而进行间接描写,不正面勾画,而进行侧面描写的方法,就叫旁敲侧击法,也叫烘云托月法。这种写法能使描写对象更突出、更鲜明,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使笔下的人物更具吸引力。一般烘托可分为正衬、旁衬和反衬三种。
- J- D" N! A# P  一、正衬。即以同类事物互相衬托,如以悲衬悲、以喜衬喜、以美衬美、以善衬善。通常以景烘托人物为多,如鲁迅在《祝福》中写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墙上挂着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半边对联,窗下桌上放着“一堆似乎末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蛰居在这种环境中,必然是个迂腐不堪、没落了的封建卫道士。
- f( m9 `; B! x' |9 N) V  l  二、旁衬。即多角度地渲染衬托,不从正面落笔,全从观者角度侧面烘托。如《陌上桑》描写采桑女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悄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不从罗敷本身实写她的美貌,只从旁观者的神态动作中加以虚摹烘托,表现罗敷美到极点。
: |! B- p9 s  d' E8 I5 C6 G  三、反衬。它是对立面的衬托,如以假衬真,以恶衬善,以丑衬美,以悲衬喜,以喜衬悲,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如莫泊桑的《羊脂球》里,羊脂球虽然身为妓女,却深明大义,富于民族气节,不愿委身敌寇。作为对照,作者还写了一群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庸人。她们对敌人卑怯恭顺,却都鄙视羊脂球,羞与为伍;可是为了逃命,又百般怂恿羊脂球,甚至引经据典,逼迫她向敌人献身。总之,侧面烘托往往显得更加客观与生动,恰当运用可节省笔墨,避免文章的呆板单调,使文章富于变化,活泼多姿。
8 j5 X# I6 A" D  例文13 I# o; F3 _& [6 Q  D
  学校打铃的李爷爷吃过早饭,到校外转悠了半天才惬意地踱进校园。他双手背在身后,慢腾腾地向校园里走去。, X) ?! r2 n. U) W* F
  突然,他加快了步子。) ?* t* Y1 _6 e' V
  办公室的门前竖着一根一米高的木柱,上面挂着铁铃,铃眼穿着个铃锤。此刻,一位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正站在一条矮凳上,伸手正要去抓铃锤。李爷爷急步来到跟前,一声呵斥:  W; w- v& p  F; D8 C. e4 h- X
  “小丫头,想干什么?”3 ~, m5 A8 n. w' p3 B! j) M
  小女孩伸出的小手猛地一缩,紧接着转过了脸:“李爷爷,谁叫小丫头,我有名字!”% S, U9 O; T- a6 u
  李爷爷这才认出原来是教英语的林老师的女儿。" S, T8 h4 Z6 z/ C2 Y# a2 V5 ?
  “哟,是倩倩。告诉爷爷,你想干什么?”5 X' n. M* N# o. J5 A+ p9 }+ F) |
  倩倩没有回答。她小心地从凳子上跳下来,走到李爷爷身边,双手拽着他的衣襟,仰起圆圆的小脸很急似地说:“李爷爷,天天看见您打铃,您今天怎么不打呀?”. L! ^8 W! [1 D
  李爷爷不禁笑了。心里想:“这小丫头,星期天还不想让我休息哩!”他却故意问道:“打铃干什么呀?”. X- f) b; q" G! g! X  r
  “一打铃,妈妈就下课了。”她说着向远处的一个教室瞟了一眼,“一下课,妈妈就来带我玩去了。”1 a' c) f3 g) D% Q7 \0 m9 z9 o3 @" G
  李爷爷觉得有点奇怪,又问道:“你妈妈到哪儿去了?”“在那儿!”倩倩的两只小手托起李爷爷的一只手,指向远处靠近校园墙的一间教室。
, d! Y/ @+ }4 T) b0 N$ ?/ y$ ^+ |  教室的门半掩着,门口放着几辆自行车。# w. r% L9 l* t  i1 D
  那里是林老师所教的班级。
% [  _% c" M/ k) e+ e( p  李爷爷明白了――林老师又在给学生补英语课。
- N8 k5 `1 S% I/ q0 [5 z9 z% |  “倩倩,到那儿去喊你妈妈回来不就行了?”9 A7 x, W  e8 ^( J+ p4 u; p
  “不行!不行!”倩倩又摇头又摆手。! x/ \5 i8 y- y
  “那是大哥哥、大姐姐学习的地方,妈妈不许我去。妈妈说,我要是去了,她就不疼我了。”8 ]7 L' H; i, O
  李爷爷轻轻地抚摸着倩倩乌黑的头发,沉默良久,忽然他脱口问道:4 i6 F6 y) |9 {6 A$ ~; f
  “倩倩,你爸爸咋不来带你玩呀?”  `: U8 F/ p0 h0 t# J! V& a' ^7 B0 a. V
  话刚出口,他又后悔不该这样问。半年前,他就听一些老师谈论林老师。原来她在城市里工作的丈夫叫她调进城里,不想让她教书。可是林老师看到这所中学缺少英语教师,就不愿调进城里,更不愿改行。两人彼此闹翻了,听说后来还要离婚,不知――
0 N7 h( u/ P7 L8 p& h, e+ `( A  “爸爸?爸爸在城里,妈妈说……爸爸……不要我了。”倩倩低声地说。她用洁白的牙齿咬住薄薄的嘴唇,慢慢地垂下了眼睑。$ v4 o* r7 w* P" o$ R  o
  “李爷爷,该打铃了吧?”许久,倩倩又闪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眸子,期待地问。2 K1 ^* p6 y  _. h; y& u4 j9 l
  “噢,对对!……不不……再等一会……”李爷爷语无伦次了。
* @& ]0 h& O: E" O# l3 G  ~  倩倩看了看那边的教室,失望地坐在小凳子上。她的胳膊支在腿上,两只小手握成拳头,托着腮帮,出神地盯着铁铃。" p- Y% N1 g3 O' p( _8 P, i
  过了一会儿,小脸上笼罩着怨艾和期待神情的倩倩,像是说给李爷爷听,又像是自言自语:+ Q8 ]8 T, c! N; _! z
  “妈妈告诉我,铃一响,她就带我去玩。妈妈最不骗人喽,妈妈还和我拉了勾……”
. ^+ J8 D, e% q  李爷爷的心一颤,他激动地注视着倩倩,又转过头注视着那半掩着门的教室。
9 v% i* v5 \6 t, p  李爷爷的眼眶有点发潮……倏地,他弯腰抱起了倩倩――
% m: T) d: q  _3 N& ]- X8 n3 s: F  一只白皙的小手摇着铃锤,被一只布满老茧的大手紧紧地握住,有力地击向铁铃!
9 ?, Y8 X$ v8 ~5 t  当!当!当!清脆的铃声在校园上空久久地回荡着……
, `3 j( m7 f1 i8 {0 m! B2 E  这是一篇视角独特的记叙文。文章热情赞颂了乡村教师林老师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高尚情操。通篇没有正面描写,主人公林老师也始终没有上场,只是通过小女孩倩倩与爷爷的行动来表现,通过描写他们二人的语言和心理活动,侧面展示了林老师的高大形象。. _2 h: O4 d, X, \( G
  例文2
" g, O2 ?5 H1 S/ p5 S  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泛着发霉的味道,伴着“吱呀吱呀”的嗓声,我诞生到这个世上,朦胧中,我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去,拿到市场上,以大换小,以假换真。”没过多时,一道刺目的阳光直射得我两眼发黑……! ]- d( p9 J2 ]7 s
  我终于看清了自己!一身漂亮的粉红色衣裙,我在众兄弟面前格外出众,我快乐得眨着眼睛。不错,我是一张百元大钞,在这个世上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呵,我好高兴,只是……2 j) ~( {1 F# d
  我的主人用我换来了一斤青菜,以及大把零碎的纸币,然后,他拍拍屁股就走。不多时,我就听到茶农的一声惊呼:“天啊,是假钱!”浓重的罪恶感随着这声惊呼漫上了我的心田,漂亮的衣裙也似涂上了一层污渍。“把我上交给银行吧,那儿才应该是我这个违法物的归宿。”我在心中呐喊着,可是没人能听到。
9 j6 {. `0 J  A5 i  菜农的生意很好,没多久就“清仓”了。他从一堆钞票上找到我,拿在手里反复揉搓着,然后,他走向一家忙碌着的肉店,用我换来了一斤好肉……) c* A* C* E9 X5 q! s* N
  肮脏的污垢遮住了粉红的亮色,我惊恐地睁大了眼睛,我的主人不断地在更换,从肉店老板到小职工,到大局长,又到大局长的儿子,然后又到了局长儿子的班主任手里,在此我有幸听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他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七个背囊,当他所乘小船超载时,他思索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故事讲完后,老师教育学生道,“记住,‘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你也将会成为最贫穷的人……”8 v4 ?: A2 W, i3 P+ |
  听到老师这样说,我罪恶的旅途该是一个终结了。但,我却惊讶地看到老师在验钞机的闪闪警示下竟熟视无睹,放我过关。随后,我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又一次流向市场。天啊,这是怎么回事?每一个都知道我是假钞,但每一个人都拿着我去骗另外的人,诚实没有了,信用没有了,人们在互相欺骗着……; `8 v5 _8 ^8 N$ W! T
  当你看到我的自述时,我仍在市场上游荡着,背着沉重的罪恶感,我一直在想老师的那句话,“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将成为最贫穷的人”。可是,谁能救我呢?
/ m7 U; M1 A" Y* p- a, c* n  这篇考场作文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构思精巧,材料新鲜,文章用拟人化的写法,借钞票的视角从侧面来巧妙地反映社会现实。轻松的语言,发人深省的语言,提示了那些失去“诚信”后的人们的丑恶行径,从中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作者那颗呼唤“诚信”的美好心灵。
. d- f5 D  N5 M  \  F4 g4 A  例文3  g4 @% _3 y' ^2 ^: s
敬爱的消协领导:* I# q( [, m4 Q* `
  您好!我作为一名受害的消费者,现在向消协提出严正申诉:控告“巨规则”药业有限公司毁了我女儿的美好前程!0 p& o1 G9 |+ r/ p5 S2 p
  事情是这样的。我是一位“望女成凤”的母亲,从女儿小时起我就培养她多方面的兴趣,特别是在文学写作方面。女儿也很争气,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一直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扬,说她“见解独到,语言平实,贴近生活”。谁想上了高三,她作文成绩直线下滑,最后甚至可说是一落千丈。新班主任(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警告她:“高考作文不许恣意胡为,要按‘规则’写作!”3 P" ~2 X+ F! \
  面对才华满腹但作文成绩却很差的女儿,我心急如焚――怎能让“见解独到”的女儿遵循那该死的“规则”呢?这规则又是什么呢?' n* `* }5 d& m, e( h4 h
  这时,我看到“巨规则”公司生产的“速效规则冲剂”系列的“八股冲剂”,下面简介如下:& K  p: Z/ x* A6 r0 X& S
  品名:速效八股冲剂
  _! g5 M: \9 s1 N' w  成分:首段中心草二钱4 V$ @* F: C" d, H
  二段引深粉三钱- n7 H2 O6 U/ N
  三段举例散四两+ ?+ U  {$ _  C7 A7 o! \
  末段点题花二钱1 i! c+ F- J' N: T" P6 b
  适应症:对高考标准作文规则极感不适,作文无法符合规则等。
4 `- G6 A" |) r- K( r  Z% r  药效:服用者短期内即可丢掉自己的思路,换成从“规则”的视角立意;并使其文笔中“规”――中华民族语言瑰宝极生僻词汇转为其口语常用词,使其做到事事举例,出口便是对偶排比名言警句,药到病除!保证符合高考规则!( N; Z2 d4 K2 S2 |) q4 H, L0 Z5 K4 N* x
  看完介绍,我心情振奋,火速购回,硬塞进女儿口中。女儿果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改称邻居女孩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后来她不骑车上学了,说什么“车轮一转,不能十步;吾腿十驾,功在不舍”。还有,那天天冷,我让她加衣裳,她偏不,口中还念念有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云云,不胜枚举。谁知,这“规则”说变就变。自《赤兔之死》之后,“规则”早已变得不那么死板了,而女儿却还按“旧规则”只会“点题――深入――举例――扣题”。现在,不仅我们全家生活大乱,女儿也无法再适应“新规则”的高考作文了。$ j7 H' c( O( l1 ?4 y* {+ [
  面对被“巨规则”公司害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女儿,我痛心疾首――规则也是会变的呀。
- ^( n; l  w: g  T: ~0 O  还我活泼可爱才思敏捷的女儿吧!
7 Q' G2 ^5 H3 g( I  一位悔恨万分的母亲
& _- Y7 `" q" i  这篇高考作文最突出之处是内容巧妙。文章的主题是申诉陈旧的作文规则误人子弟,但却没有直接来说,而是通过控告“巨规则”公司出的“速效规则冲剂”系列的“八股冲剂”来间接表达,采用申诉书的体裁,既出人意料又寓庄于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 ^4 W' ^9 Q6 \( y+ V% _  例文4
, I/ k4 l$ T' T7 P) E% l. A  “妈妈,这么多好看的玫瑰花,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
$ ?1 N  X* |0 X, V8 i  “都喜欢。”
# O% ~" m: X5 L  “为什么都喜欢?你只能选一种最喜欢的。”+ r$ P) ^8 A/ m$ e
  “孩子,这嫩红的就像妈妈像你这个年龄的时候,这火红的就像妈妈年轻的时候,这紫红的就代表妈妈的现在。孩子,你就像这嫩红的玫瑰,十八九岁,你的生命和青春刚刚开始。
- `. U7 G5 w& Y+ Y6 _+ m  想着妈妈的话,我又想到了外婆。外婆年轻的时候在院子里种满玫瑰,每到花开季节,满院都是玫瑰花浓郁的香味。外婆已经离开我们好几年了,现在,妈妈又在院子里种满玫瑰,看到这些颜色各不相同的玫瑰,就仿佛回到了她的过去。, j, p, O; m( q6 e
  妈妈十八九岁的时候,当然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非但不能读书,连温饱也常常是问题。但是外婆带着妈妈,坚强地走了过来。到出嫁的年龄,妈妈就像那火红的玫瑰一样美丽热情,但是妈妈还是选择了爸爸,妈妈说,你爸为人诚实、忠厚,有一副好心肠,虽然我们家并不富裕,但只要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比什么都重要。如今,望着妈妈已有几丝皱纹的额头,我觉得妈妈很普通却又很伟大,她就像紫色的玫瑰成熟、庄重,又不乏热情和美丽,妈妈热烈的青春已经过去,但她仍旧保持着一颗热烈的心,妈妈把她种的玫瑰送给村里的人,让每个人都拥有玫瑰一样的激情去工作,去奋斗;累了时,奔放的玫瑰会唤起人们的心底潜藏的力量。; \8 R8 H1 ^4 t) s( a
  爸爸从未摘一朵院子里的玫瑰送给妈妈,爸爸和妈妈一起奋斗了二十年,风里雨里并肩走过,他们的思想和生命在默契中交流、融汇。十八个春秋,我从蹒跚起步到长大成人,从一无所知到认识了世界,从一棵幼小的玫瑰芽儿到一株健壮的开满花的玫瑰,我那嫩红的花瓣代表我的青春――妈妈的玫瑰,却在走向衰老。一个女人的一生,就像玫瑰,你说它单像嫩红的玫瑰,那么你错了;你说它单像火红的玫瑰,那么你错了;你说它单像紫红的玫瑰,你也错了。妈妈的玫瑰,开了一生,也将开满我一生的路;妈妈的玫瑰,永开不败,因为它的芳香已经送给每个人;那生命的玫瑰,将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4 |5 E  r# i9 m  看到这个题目,似乎以为是写母爱的,文中大段的篇幅描写玫瑰似乎也在脱离话题,但作者的巧妙也正表现在这里。只到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前面的描写是在旁敲侧击,为后面的点题作铺垫,“一个女人的一生,就像玫瑰”,他是在讲述“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话题。2 F7 ~- i0 r6 \8 N: R% q6 u
  什么是“心灵的选择”,这篇文章用具体的两个形象给予了回答。作者将花与女孩的生命历程并列着写,不是为了对比,而是为了互相映衬:花如人,人如花,二者都选择了对生命的热爱。这个抽象的主题由此得到形象的表现,并引起人们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 w) I: Q# F  \( S  例文5
2 s( {' T. _9 k' F对大漠的约定# r' d" m  M$ p8 q% M% ?
  我生在大漠, 回忆中是从那儿纯朴的人们身上学到了生命不需要虚伪和诚信的可贵,就如那儿漫天的黄沙和叮叮的驼铃,似乎几千年来就在守候着一种亘古誓言。7 Z$ e: f+ [# }8 A
  记得要离开西北时,小伙伴们紧紧拉着我的手,哭着叭在我耳边轻轻地说:“你一定要回来!”我猛点头,一字一句地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哪知这一句话竟成了我所追寻的一生的约定。
6 y% R* i# j, A1 b( r( ?: S  大城市繁华热闹,没有了“大漠孤烟直”的苍凉,也没有了“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苍凉,有的只是无尽的喧闹和巴掌大的蓝天。身边的同学追求的是高消费,向往的是出国留学,当他们听到说我的理想是回到西北时,眼睛里的不屑和嘲笑便不自觉地显现了出来。我却依然固守着心底那片西北的蓝天,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答应过那儿的小伙伴,我一定会回去。
, U, u5 M4 a% u4 \6 f+ y" m) u  是为了领略西北的风情吗?不是。金光闪闪的戈壁和悠久底蕴的敦煌只见儿时记忆足矣,那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6 l/ V' v) e( ~, V% N1 I2 ^# e( o  是为了逃离所谓城市的“喧嚣”吗?不是,其实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女孩也深深喜爱着城市五彩的路灯和现代化的学校。3 q) _! `$ S2 u5 A6 Y
  是为了追寻父辈走过的路,显得伟大吗?不是。试想父母怎么让唯一的女儿再去吃那份苦,受那份罪?他们深知女儿的肩膀还很弱小。4 Q' }+ W2 K& H# p* G& b- a
  那又是为了什么呢?我的回答还是那句话――“为了一个誓言”。也曾有所动摇,但那时收到了一封信。信中一个红衣女孩站在一间简陋的教室前,她微笑着,身边围着一群孩子。没想到昔日的小伙伴成了真正的“孩子王”!她的笑容似乎一下子涤去了我心头的灰尘。信末附了一行字:“你真会回来吧?” “会!”我情不自禁大声回答了一声,泪水流下,为自己的动摇,更为以后的更加执著。我看见了照片上那一大片芨芨草,那是一种抗衡风沙的草,它弱小的身躯下埋藏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因此它坚守那片或许现在还很荒凉的土地。% n, g. s) G9 v  F
  我重新为自己的理想而自信。因为它来自心灵中最纯净的诚信。我要说,生在大漠,生命因它而悲壮,回到大漠,生命因诚信而辉煌。7 [3 D$ t; p; N: S% Y7 |4 @, Q
  “诚信”属于虚题,怎样才能把它落到实处?作者的巧妙成功之处,就在于为正题下面加了一个限制性的副标题――“对大漠的约定”,这样就把“诚信”这个抽象宽泛的话题具体到了一个小范围,进而具体写我对大漠约定的经历和感受,达到了化虚为实的目的。3 g7 }9 \& R" j9 |  B4 u
+ q% M  s9 S+ c# b! Y  ^! G

; |+ @+ b( E0 n( G% p
! e/ s+ C9 \! n8 C8 ?$ l3 S& R: u' }- S/ ]

1 j  s% ^' Q/ c1 K' y相关阅读:愚人节的两篇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3

帖子1602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