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脑力家网

标题: 爱因斯坦深入分析“什么是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1111111    时间: 2016-1-1 18:16
标题: 爱因斯坦深入分析“什么是记忆”
爱因斯坦曾这样描述他的思考问题时的情景:“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他们转化成语言。”显然,正是左右脑协同工作,使人类具有感知力、创造力。
. c4 _/ _9 Q' h% V7 q1 i% |3 F《辞海》中“记忆”的定义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从现代的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们把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输入并储存于大脑里面,在必要的时候再把有关的储存信息提取出来,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将记忆的含义表述得更确切一些。所谓记忆,就是人们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应用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 p# m1 v1 {4 I. n! h8 b大脑的作用 - e. q& p. s3 r' W5 d  c& p8 a
人类的大脑由大脑纵裂分成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两半球经胼胝体,即连接两半球的横向神经纤维相连。大脑的奇妙之处在于两半球分工不同。美国斯佩里教授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此荣获1981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r! W" {0 Z3 n
人的记忆能力 : |: ?7 x6 _2 v7 }  R* Q% q
实质上就是向大脑储存信息,以及进行反馈的能力。人的大脑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每个神经细胞的边缘又都有若干向外突出的部分,被称作树突和轴突。在轴突的末端有个膨大的突起,叫做突触小体。每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跟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接触。这种结构叫做“突触”。神经元通过“突触”跟其他神经元发生联系,并且接受许许多多其它的神经元的信息。神经元传递和接受信息的功能,正是大脑具有记忆的生理基础。每个神经元上有多少个突触呢?有人估计,在人们大脑皮层每个神经元上平均有三万个突触。那么,人脑有多少神经元呢?大约有140亿个。这140亿个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的,用天文数字也难以表达。这样的结构特点,就使大脑成为一个庞大的信息储存库。一个人脑的网络系统远比当今英特网还复杂。科学家认为,一个人大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十亿册书的内容,一个人的大脑即使每一秒钟输入十个信息,这样持续一辈子,也还有余地容纳别的信息。这说明:我们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无限的,有很大的记忆能力。" j) R+ d& O9 }0 B( ?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7 t* L  c& G0 j" a! V' }记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趋淡薄,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但是到底在什么条件下记忆才淡薄的呢?它有什么规则可循呢?法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1850—1909)在1885年发表了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最多领域之一。艾宾浩斯有一个实验结果绘成的图表,就是有名的“艾宾浩斯曲线”。
% c% `3 m0 e0 |; s& g' Z思维导图,记忆的好方法
/ d0 U* C. \3 Q. t9 A1 h传统的笔记方法存在着非常致命的弱点!托尼•巴赞在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后,明确而深刻地对传统笔记的弊端作出了简明而精辟的阐述,作为助记术的思维导图为您提供了一个“十拿九稳”的记忆方法,使您的记忆能力成倍增长;同样创造性思维导图也把您简单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向四周无限地发散!书山有路勤奋是路,学海无涯方法是舟,思维导图将是您一生受益的优秀学习方法" N! G8 z( Q- [
1 X) b9 X0 k4 S+ b2 ~

作者: admin1    时间: 2016-1-1 18:16
写的真的很不错
作者: 王小王    时间: 2016-2-5 18:15
没看完~~~~~~ 先顶,好同志
作者: kibfluolf    时间: 2016-3-23 18:01
我是个凑数的。。。




欢迎光临 海马脑力家网 (http://bbs.haimasho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