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海马网手机版
  • 关注海马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海马公众号
title
过目不忘单词通(中小学套装)大师--21天成就记忆大师记忆宫殿--视频书籍套装
加盟--海马分校脑图--全脑思维导图课速记--过目不忘的图像记忆法课

记忆中的一爿书店

[复制链接]
80 0
荷叶姐姐 发表于 2018-2-25 20:0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时候我觉得疑惑不解,人的一生之中,到底是因为受到一些人的影响或一些事的启示而使他奋发上进,乃至成为不朽的伟人呢,还是因为这个人物已为众人所瞩目,故而他所遭遇的人与事就要变成众口传颂的故事?例如孟母三迁的故事,究竟是因为孟轲有一位贤惠母亲,影响其一生,并奠定孟夫子日后不朽的人格与著述的基础呢,还是因为孟子的著述和人格,而使他幼年时期的故事为人所乐道?又如曹冲称象、牛顿观察苹果落地,以及阿基米德浴缸中的发现等等,其实都是看来极平凡的事情,却变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故事。苹果随时随处都在掉落,载物重则船沉,池满则水溢,这些寻常的事,倘非发生在不平凡的人物身上,又如何能成为拨开迷雾的根源呢?还是毋宁说:许多事件都是借不平凡的人物而在历史上大放光明了。
  
  可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其一生当中,会不会也有一些人物或事件影响他,刺激他,给他启示呢?我想或多或少是有的。只不过因为那些故事的主角本身平凡无奇,所以许多的人与事便也在历史的洪流中悄悄湮没失传罢了。回顾我的过去,竟觉得没有一个人或一件事是令我印象深刻、毕生难忘的。有时便不免自嘲,这或许就是自己平平凡凡一事无成的原因吧。不过,这样说,倒也并非意味着过去的日子里竟无一记忆可追寻;零零星星的小事情居然也点缀着生命的五线谱,经常在我不经意回头的时候,便会听见叮当作响,只是那些声音微弱得只有自己听得到。
  
  我幼年时居住在上海闸北的日本租界。我的家在江湾路,正当虹口公园游泳池对面。每天上学,须先跨过家门前一条窄窄的铁路,然后沿着虹口公园走,继续走下去便是整洁的北四川路了。马路当中是有轨电车的终站地段,人行道则由方块的石板铺成。这段路是我最喜爱的,我很少规规矩矩走完这段路,不管是一个人走或有同伴,总是顺着那石板跳行,有时也踢石子跳移。夏天,高大的梧桐树遮蔽了半条街;秋天,则常有落叶追赶在脚步后。
  
  在这一条北四川路的中心点,比较靠近学校那边,有一排两层楼洋房。前面一段是果菜市场和杂货店一类的店面,母亲有时也到那里去购物;那后段却是我喜欢去的地方,有一家文具店和一爿书店。早晨去上学时,因为赶时间,又由于时间太早,店门总是锁着,所以我只能从那沿街的大玻璃窗望进去。夏季里,常常都会碰到朝阳晃朗反射耀目,不太容易看到店内的景象;冬季里,则又往往因窗上结了冰霜,故只见白茫茫的一片,有时禁不住会用戴手套的指头在那薄冰上面随便划一道线,或涂抹几个字什么的,心想放学时一定要进去。
  
  小学一年级的功课既少又轻松,通常在上午十一点半就放学了。家里因为要等父亲回来吃午餐,不会太早开饭的,所以我几乎每天都在归途上溜进那爿书店,去看不花钱的书。那时候的学生好像不作兴带钱,我们家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孩子们要等到上了中学才可以领零用钱,因此我身上当然连一个铜板也没有。尽管没有带钱,我倒也可以天天在那书店里消磨上半个钟头,入迷地看带图的《伊索寓言》等书。我最喜欢嗅闻那些印刷精美的新书,那种油墨真有特别的香味!一边看书一边闻书香,小小的心里觉得快乐而满足,若不是壁上有鸟鸣的钟声,真怕会忘了肚子饿忘了回家哩。
  
  那爿书店有多大呢?我已无法衡量了。当时觉得十分大,四壁上全都是书,但那时我个子矮小,如今回想起来,那店面也许并不一定真大。记得在进出口处有一柜台,里面总是轮流坐着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老妇人,大概是母子吧。别人经过那个柜台,差不多都要付了钱取书走,我却是永远不付钱的小“顾客”。其实那样溜进溜出,倒真有点儿像进出图书馆一般自在,而他们母子也从来没有显出厌嫌的样子;相反,那中年人还常常替我取下我伸手够不着的一些书。那老妇人弯着腰坐在柜台后面,每回我礼貌地向她一鞠躬,她都会把眼睛笑成一条缝,叫我明天再来玩。日子久了,和他们母子都变得有些熟稔起来,偶尔伤风感冒或有事请一天假,他们甚至还会关怀地问“昨天怎么没来呀”一类的话。
  
  那是一个夏天中午,放学途中忽然下起倾盆大雨来,我快速地从学校跑到书店,但雨势实在太大,到达书店时,已是全身上下都湿透了。不过,我满不在乎,只在门口跳几下,把身上的雨水抖落了一些,便走进店里。我站立的地板上,不久就积了一摊水。头顶上的电风扇不停地旋转着,那凉风吹在湿透的身上,不由得叫人打了好几个喷嚏。身上微微发抖,觉得快要生病的样子,可是离家还有相当长的路程,所以只好继续站着看书。
  
  这时,那个中年的店主人走过来,示意我跟他上后面二楼的房间。那是两间窄小的日式住室,里面有点幽暗。随后,那老妇人也上楼来。她提了三壶热水,替我拭擦头发、脸孔和身体,又拿来一套很宽大的衣服让我换穿。不知为何,我竟乖乖地按照她的意思去做。也许当时除此而外也别无他途吧。一身都干爽之后,他们又铺了一个床铺,叫我躺下。大概我是真的受凉感冒了,所以居然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迷迷糊糊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陌生的床上。那老妇人正俯视着,虽然她的脸上堆满慈祥的笑容,我还是吓哭了。许是联想到一些童话故事中受坏人诱拐的情节吧。老妇人用枯瘪的手抚摩我的短发,哄我、安慰我,又叫她的儿子端了一碗不知是什么的热腾腾的东西来。我像梦游似的坐起,把那碗东西吃下。肚子里充实了,身上也就有气力了。
  
  中年男人问我家的住址和电话号码。老妇人叫我到隔壁房间去换穿我自己的衣服。原来,她已将我的湿衣烘干或烫干了。在换衣服的时候,我听见那男人在电话中讲话,好像是在同我母亲说话。我忽然掉下眼泪,不知是因为惊心还是安心。
  
  未几,母亲雇了一辆黄包车来接我回家。雨还没有停,正在屋檐外淅淅沥沥滴着水珠。我听到母亲同他们母子用日语在寒暄道谢,又看见双方有礼地一再鞠躬;可是我自己倒像是置身事外,做梦一般,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在我平淡无奇的过去里,这是我时时想起的往事之一,虽然没有什么悬宕的高潮,也没有什么动人的结局,我甚至不晓得这整个的事情是否可以算是一个故事。但是,每次回忆时,仍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那种温馨的情绪也始终留存在心底。
  
  那爿书店叫作什么名字呢?我完全记不得了。那好心的店主人母子姓什么呢?我也一直不晓得;说实在的,我连他们的模样儿也早已经忘掉了。然而有时不免想:我从小喜欢读书,而在这平凡的生活里,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与书本有密切的关联,我读书又教书,看书也写书。是什么原因使我变成这样子呢?我不明白。只有一点可能:在我幼时好奇的那段日子里,如果那书店里的母子不允许我白看他们的书,甚至把我撵出店外,我对书的兴趣可能会大减,甚且不再喜欢书和书店也未可知。
  
  人海茫茫,许多人和事都像过眼云烟似的消逝了,但是有些甜蜜而微不足道的往事,却能这样叫人怀念。我不知道这件往事是不是对我曾发生过什么启示或影响,只觉得那种温暖竟比一些热烈的欢愁经验,更令我回味无穷。



相关阅读:地铁安全手册
把自己放在头条
里根与南希
熬出你的特色
如果这四枪打准了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注0

粉丝26

帖子1343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重点推荐
 
 
学习咨询
记忆咨询
淘宝阿里旺旺交流
海马淘宝网店↓
点击前往
微信咨询:18607127010
微信公众关注:

扫描微信二维码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18607127010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2818275490@qq.com
移动电话:18607127010

Powered by HAIMA! X3.2© 2005-2025 HAIMA Inc.( 湘ICP备20200232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