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脑力家网

标题: NLP与领导:自我疆界 [打印本页]

作者: shuiblue    时间: 2018-2-23 21:04
标题: NLP与领导:自我疆界
自从格里高利.巴特生(gregorybateson)首倡"逻辑层次"(logicallevel)思想,再经nlp专家罗伯特.狄尔兹(robertdilts)更进一步发展出"neuro-logicallevel"(神经逻辑层次),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套技术,也经常使用于企业管理、教育训练、心灵成长等方面,效果相当神奇。 . R' C" e6 M+ w9 A
  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后,一方面为更适合我们的语言习惯及文化,另一方面,也发现将罗伯特先生原来的六个层次,再细分、延伸为八个层次(另外针对心灵成长领域,还大胆提出"第九个层次"的"假设"),如此一来,一般人更容易了解,更容易进入状况,效果相当不错。
: x( w3 g3 F2 c- F  U! c/ U  我就将这个系统称为"自我疆界",兹简介于后,欢迎使用,更期待同好一起投入研究发展。( J, p/ g6 I6 u- ^* \- B
  "自我疆界"的八个层次:0 D: W) ?$ Y  K4 U* W9 `
  第一个层次:"环境层次"& Y* B; Y* z9 B+ y8 B
  其内涵包括:我们所处的环境、所发生的事及相关的人。
! ^) ~: Y0 R' q" T6 t  第二个层次:"生理层次"
% y  P5 x) ?9 c4 G' G  其内涵包括:我们的感官、生理、健康及体能状况。
/ V% J) ?& f$ {+ z; X  第三个层次:"行为层次"5 o; Q) S; h- g/ y: |% I" U2 U
  其内涵包括:我们的所做所为。
; X/ i. |6 o2 J. b% s  第四个层次:"感觉层次"
; J9 j. @4 j/ I& c8 T+ Q: }  其内涵包括:我们内在的感觉、情绪。( B4 f& P' c3 T: Z+ n) p+ G4 Q1 \
  第五个层次:"资源层次"' q! q) `- f% [0 w* G
  其内涵包括: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技巧、能力、经验…。
3 Q1 g$ Z2 x& w, j  第六个层次:"信念层次". s! |( O) z& v: j, K2 r- z' H
  其内涵包括: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理念。
$ }4 y& G4 q& R. y6 C2 V" O  第七个层次:"自性层次"+ x8 h8 S3 K8 t
  其内涵包括:我们不假外求的自我形象、使命和性质。7 F5 K2 k! s8 X: ^
  第八个层次:"自然层次"
" u- W2 ~/ N* L6 @) e  其内涵:"自性层次"所属的"精神大环境"。
, w& T0 U4 T% T  如何探索自己的"自我疆界"?
2 d3 W' f/ K2 V- w  "自我疆界"所谈的都是我们每个人内心实际认同的疆界、领域,虽然都应用相同的"层次"名称,其实,每个人各层次的"内涵"都不一样,探索自己的"自我疆界"必须自己下功夫,不能光靠阅读、听演讲。
  [, G5 z- o$ f. R8 K  探索自己的"自我疆界",有一个很简单又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像对一位很谈得来的朋友,针对每个"层次",做很诚恳、很详细、很有深度的"自我介绍"。不过,每个人的"自我"是非常庞大的"系统",您最好先选定一个主题,比如说:您目前最想突破的一项"困扰",或者,您现在正要进行的一项"决策",或者,您非常重要的一项"目标",或者,您最关心的一个"课题",或者,您想提升"领导力"….。先选定一个主题来进行,将比较容易上手,也比较容易快速见到效果。. C4 Z- k7 W- h
  第一个层次:"环境层次"+ m6 S( g8 _4 O. y6 o* v/ W! S
  ."外在环境"和"内在的自我"关系密切, ^" \4 N$ \3 r7 m7 B" z1 [
  乍看之下,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自我认同"似乎没什么直接关联,但是,只要我们深入了解,我们就会发现:两者间的关系可说是密不可分,"外在环境"本来就是自我认同的一个部分。
& d! m* [* ?, o& d6 V" G  也许因为血统的关系,一般而言,我们要辨认韩国人、日本人、马来人、印度人或是越南人,并不困难。有趣的是,即使相同血缘,因为在不同的地方成长,还是会具备不同"地方"人的"特质"。' \# ^0 y3 ?: h/ L( I: \5 j
  我有一位朋友,他是在大陆出生,父母都是陕西人,两岁才到台湾,几年前他回家乡探亲,他说,虽然他穿着与当地亲戚相同的衣服,但是,不论是走在路上、到商店买东西,或参观博物馆,当地人一眼就认出他是"台胞"。
4 `6 I! `# u5 Q& @  如果我们更深入观察,我们将发现更多因"外在环境"不同,而影响我们"特质"的差异,比如说:不同学校的学生、不同公司的员工、不同工作的从业人员…,都会有不同的"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个人内在的展现。
' F: g- \1 S# f6 P9 n  E( k$ A  由上述种种现象来看,我们可以相信:"外在环境"和"内在的自我"之间存在非常密切、深远的关系。5 W+ r& l3 O5 c5 b9 I
  ."环境层次"的认同内涵
# v& t: A' W! A  i9 }  通常,当我们在自我介绍时,会说:"我是"什么地方人,什么学校毕业,在什么单位上班,家庭状况(父、母、兄、弟、姊、妹、配偶、子女…)…等等。
9 X3 H7 U) P" ]0 |: ^  这些都是透过"我是"的概念,表达自己对"环境"的认同内涵。这些内涵原都是实际存在的"事实",本来无所谓认同或不认同的问题,但是,我们经常与其它"层次"(例如:情绪、信念、价值…等)结合,有时会"排斥"它,有时又"过度认同",如此一来,就会造成很多困扰。2 O! H2 E# K$ r
  每种"认同"都是一种取舍,它们的共通特质就是:它们都有排他性,只要是超出个人"认同"的范围,就会产生排斥,甚至产生压力、冲突、斗争…。6 P& N) h* S% ~( T" N0 `
  每个人"环境层次"的内涵,既然是实际存在的"事实",是我们无法抹灭的,如果我们以"排斥"对待它,那将会造成我们内在诸多冲突。再者,"环境层次"认同的内涵又是所有"层次"中最僵硬、最没有替代改变空间的,如果我们"过度认同",那就会发生很严重的排他、排除异己。
  v  c- x0 ?! a$ A) ?1 I  C" R6 h  面对自己的"环境层次",只要客观、接纳它,它便会产出源源不绝的资源来支持我们。6 F+ K! ~& C* \- d! s+ _! K% r
  .探索自己的"环境层次"
( ?# o2 K2 _8 d: Y  要探索自己的"环境层次",建议您先选定一个主题,比如说:您目前最想突破的"困扰"是什么?再花点时间思索与这"困扰"相关的"环境、所发生的事及相关的人…"等信息。最后,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将这些信息归类为"有益、正面、喜欢"类,和"有害、负面、排斥"类;无法归入"正面"或"负面"者,均归入"其它"类。
3 r4 j! U0 q7 z9 t3 M( D' L! y# I
0 v) H: k9 @  E8 H% l# P( E7 c3 Q
5 ^( B* p3 x9 q7 p( C7 B1 `
0 N" _5 S& q  [- P# _: N相关阅读:NLP与领导第47讲:因人而异的部属激励




欢迎光临 海马脑力家网 (http://bbs.haimasho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