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脑力家网
标题:
分段的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荷叶姐姐
时间:
2017-6-15 17:57
标题:
分段的方法
一、 时序法 有的课文按时间转移的先后顺序安排。显而易见,表示时间性的词可以用来作为分段的依据。如《十万里长街送总理》就可按“灵车到来前→灵车通过时→灵车开过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再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也可按“天还未亮→中午的时候→黄昏的时候”的时间顺序分段
! l* ~: p5 G2 @" Y& t4 ?$ E( B
二、空序法 参观、访问和游览所记叙的事物、空间位置不同或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不同,可以按空间位置的先后顺序分段。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可按“途中→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等游览地点的先后转移来分段。
. H2 Z- \2 j! T
三、地序法 按照事物发生的地点、先后移动的次序组织材料的课文,可以按地点移动的顺序分段。如《回韶山》可按毛主席回韶山在旧居参观的路线,“上尾场→父母卧室→自己的住房→大弟的房间→晒谷坪”以此作为分段的依据。
' g/ ~6 ]* [4 ~# y! J. U1 z& H0 x
四、事序法 完整地记叙一件事或者以客观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课文,可以按事件发展的阶段性来分段。如《草船借箭》可以按为什么借箭(发生的原因),怎样借箭(发展经过),借箭结果(事件结果)来划分段落。此外,《跳水》、《飞夺沪定桥》也可按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来划分段落。
' C+ }& {2 s7 {9 Z
五、事类法 有的课文通过写几件事来表达主题,分段时可考虑按不同事情来分段。如《将相和》可以按“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分段。
5 H0 t0 v' X; R0 r* T
六、总分法 有的课文是以作者的思路为线索去组织材料的,往往采取“总起——分述——总结”的形式来表述,那么分段时就应按“总——分——总”的思路分段。如《桂林山水》先总起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写了桂林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最后总的概括再写桂林的山水美。
' E5 Y5 W% C# W0 ]
除此以外,还可以不同的代表人物为依据分段,如《再见了,亲人》可以按老大娘、小金花、大嫂老中青三代人为依据分段。还有的课文既可以按地点的先后变化,也可以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分。如《渡船》既可围绕如何给小孩看病这个中心事件的发展经过分段,也可以渡船为线索分段,按“乘船回村→船到河心→船到对岸”考虑分段。
8 p2 k; q: C& z( R
欢迎光临 海马脑力家网 (http://bbs.haimashop.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