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古老的记忆方法源自古希腊
《最强大脑》第三季热播,观众们常常会震撼于选手非人的记忆能力。比如第三季《最强大脑》的“数字怪杰”林建东,他自诩是香港最聪明的人,能够在5分钟内记住42个英语单词。来自深圳的记忆大师能够在包含300张干扰项中按顺序摆出120张脸谱。还有许多选手在完成极限项目时都展现了其惊人的记忆能力。▲TED演讲《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记忆技巧》中提及脑中在空间记忆和导航时会用到的部分。视频截图A记忆力强的人使用了空间学习策略观众眼中的天才是否真的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呢?英国伦敦大学曾邀请了一批世界记忆大师做志愿者,在对他们进行测试后,发现他们的智力水平以及大脑构造与常人相去不远。于是,伦敦大学又给这批志愿者做了脑磁力共振,发现这些志愿者在记忆雪花图案、人脸或者数字时,大脑激活的区域与常人并不一样,他们的大脑还使用了空间记忆和导航时会用到的部分。伦敦大学的麦克夸尔博士表示:“记忆的好坏并不是由智慧的高低或大脑结构的不同决定的。相反,我们发现记忆力强的人使用了空间学习策略,将脑的部分区域比如海马(延伸于脑的每一个侧脑室下角底上的一条海马状突起)用于记忆,特别是空间记忆。”也就是说,提升记忆能力并没有捷径可走。那么这些记忆冠军训练记忆的方式是什么呢?香港多年前的热播剧《读心神探》里曾讲到一种记忆方法叫“记忆宫殿”,剧中男主角“进鸿”是一家记忆训练机构的教练,要代表机构去参加世界记忆大赛。而这个角色原型就是《最强大脑》的选手林建东。“记忆宫殿”是一种古老的记忆力训练方法,源自于古希腊,其基础是这样一项事实:我们非常善于记住我们所知的场所。简单说,其背后利用的神经科学原理有两条。第一,人对空间的记忆力远强过死记硬背的抽象记忆;第二,人的回忆和思维中,联想跳跃比直接凭空思考、回忆更给力。B记忆宫殿的奥秘“记忆宫殿”是一个暗喻,象征任何我们熟悉的、能够轻易地想起来的地方。它可以是你的家,也可以是你每天上班的路线。一个人即便称自己为路痴,可是总不会忘了回家的路。记忆宫殿的奥秘就在于把我们要记住的东西和我们熟悉的环境进行联想挂钩,当需要时再进行解码取出。比如,当我希望背下来购物清单,而我平常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刷牙洗脸。那么我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想象空间,起床后我正要起床去刷牙时,发现奶奶已经帮我挤好了牙膏,奶奶与“牛奶”挂钩,我要买的第一项东西是牛奶,当我刷完牙要洗脸时,奶奶又给我递过来毛巾,那么毛巾是我要买的第二项东西,以此类推。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当训练者经过严格的训练时,脑海中就像拥有一座庞大的宫殿,里面有数百个独一无二的房间,而房间里的摆设,甚至细小的物品,训练者都熟悉无比。同时,当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多时,也要求记忆者脑海中想象的画面越恐怖、离奇、可笑和狰狞,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当然,也并非每一位记忆达人运用的记忆方法都是“记忆宫殿”,但本质上规律相去不远,都是运用联想能力和空间思维等能力。每一年的各种世界记忆大赛上,都会有新的记忆达人倚靠独有的记忆法门成为黑马,关于记忆力,还有更多奥秘等待我们去挖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