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7-10-12 10:58

【精萃】道家和佛家讲的“境界”,简单与深邃

道家中的境界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道教中的精神境界。

道教把人生分为三境界:天界、人界、地界

活在天界的人好善,无欲,有智慧,无病的神仙境界。

活在人界的人有七情六欲,有生老病死,有欲而不求得的烦恼。

活在地界的人,也称妖魔鬼怪的境界了。比如人们常称的“色鬼”“杀人狂魔”“狐狸精”等这些就是活在地境界了。

佛家中的精神境界

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指断界、离界、灭界等三种无为解脱之对治道。

三界(梵语:trayo dhātava? ,巴利语:tisso dhātuyo)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或单称三有。因

三界迷苦如大海之无边际,故又称苦界、苦海。

(1) 欲界(梵kāma -dhātu),即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因男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


(2)色界(梵rūpa -dhātu),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乃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此界在欲界之上,无有欲染,亦无女形,其众生皆由化生;其宫殿高大,系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质,故称色界。此界依禅定之深浅粗妙而分四级,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十八天。


(3) 无色界(梵arūpa -dhātu),唯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物质之有情所住之世界。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在色界之上,共有四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又称四无色、四空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精萃】道家和佛家讲的“境界”,简单与深邃